祖国西陲,一位爱捡石头的农民“转岗”文物守护者

日期:08-26
文物新疆

“大王让我来巡山,我把山间转一转,带上我的馕,提上我的水,生活实在太逍遥!”

2018年,新疆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的农民单志政被县文物局聘为野外文物看护员。这年9月,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

今年6月,单志政被自治区评为2022年度“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这一称号全疆仅有20个人获得。

荣誉在肩,单志政仍走着他的平凡之路。骑着摩托,带着干粮,在山野间巡逻守护,驰骋探索,一日有一日的责任,一日有一日的乐趣。

爱捡石头的农民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单志政的家乡。这里文物点多面广,保存相对完整,形式多样,因此温泉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温泉县现有文物保护点258处,主要以墓葬为主,另外有岩画、遗址等,为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部族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考证资料。

单志政与文物的渊源,要追溯到1999年。当年,单家分得一块300亩的荒地,被准许开荒种地补贴家用。

一次开荒时,单志政在自家地里捡到两块马鞍形石磨盘。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是文物,只是发现上面有磨痕,觉得“不像平常石头,和历史书里的石器很像,肯定不是现代人用的”,就用自行车驮回了家。

不料,这遭到了父亲一顿数落。“你从哪弄来这些烂石头疙瘩,大老远驮回来不嫌累,放在家里占地方!”

“后来,石磨盘放在门外,被邻居捡去洗衣服了,直到2008年捐文物的时候,我才把它们找回来。”单志政回忆。

此后,单志政陆续在自家地里捡到数件石器、陶片等文物,悉数珍藏。

2008年,县文物局到呼和托哈种畜场做文物普查、宣讲工作,单志政找文物局工作人员到家里,鉴别他这些年捡到的“文物”。此后,单志政向县博物馆、州博物馆累计无偿捐赠了500余件文物,以石器为主,基本都是在自家荒地和野外巡护时捡到的。

这些年,他通过自学“充电”,渐渐提高对文物的认识。北京、自治区的专家不时来温泉县进行考古发掘和指导工作,单志政珍视“旁听”的机会,他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到现场观摩学习。

“时间一长,专家说我也算是个‘土专家’了!”因为总能捡到别人发现不了的各种石器,他被一位文物专家戏称为“草原鹰眼”。

“人家跟我说,‘不知道是你跟石头有缘,还是石头跟你有缘’。”单志政说。

最“对口”的专业

野外文物点多面广而文物工作者人手紧缺的问题,曾困扰着当地文物保护部门。

2018年,温泉县为县域内26处自治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配备野外巡护员,单志政负责看护鄂托克赛检查站西南墓群。

“我没上过大学,但从小对历史和地理很感兴趣,当上文物巡护员后,干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对单志政而言,这就像是分到了最对“口味”的专业。

鄂托克赛尔河河谷两岸的高山台地上,东西5公里、南北1.6公里的看护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二百多座墓葬。巡护的一项任务,就是确保这些野外文物不被人为破坏,并拍照上传它们的状态。

一个文物点通常配备两名看护员,单志政和妻子袁琴一起守护着这方土地。每隔几日,围着文物点转一转,观察有没有脚印、摩托车辙等有人来过的痕迹。

看似简单的文物巡护,是漫长而繁琐的过程。

从呼和托哈种畜场到看护地,来回有150公里的路程。一辆摩托车,载着俩人一趟趟往返。

即便是摩托车,也只能行进到河谷较为开阔的地方。再往深走,往高台上爬,必须徒步。遇到险峻难爬的地方,夫妻合力,互为照应。

夏天,背上一天的水和食物,在野外要待十几个小时。山上天气多变,来不及躲雨淋成“落汤鸡”是常有的事。

冬天,顶着寒风骑行百余公里。山里雪厚难行,稍不留意,便会落入隐藏的“陷阱”。一次过河的时候,袁琴不慎踩到一块浮冰,掉进河里,瞬间感到浑身刺骨冰冷。

长距离的骑行途中,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单志政的摩托车后备箱中,常备扳子、铁丝、胶水等修理工具,靠着“土办法”解决掉一个个问题。

一次,摩托车外带坏了,单志政就把衣服拧成绳,塞进外带与内带中间作支撑,使摩托车不会左右摇摆,就这样勉强骑回家。

因为热爱,所以乐在其中。类似的事情很常见,单志政不以为意,只把它们当作趣事看待。

“这个是石堆墓,那种就是石围墓。围成的圆形大小不同,说明墓主人的等级不同。你可以从这个角度看,这一排链状分布的墓葬,看得特别清楚……”来到熟悉的地方,单志政打开了话匣子,介绍起来头头是道。

文物部门明确规定,看护员每月对文物点的巡逻不得少于4次,而单志政夫妻俩每月“上山”至少要五六次。除固定每周一次的巡护,一旦接到牧民举报线索,他们需要上山核查。

单志政的巡护范围内有5条山沟,除此之外,他还会时不时去察看河对岸6条山沟的情况,那边的台地上,也有一些未定级的墓葬。“不是分给我哪块就看哪块,野外看护文物,不分地方。”单志政说。

当上文物看护员后,单志政“捡石头”的范围更大了,并且还开始关注野外岩石上留下的岩画。

“有一次与怪石沟的看护员交流,他说‘有黑石头的地方就有岩画’,我就开始在我的巡护范围里找黑石头,找岩画。”单志政说。

2018年5月18日,这个日子单志政记得很清楚,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的巡护范围内找到岩画。在一处坡顶的黑色大石头上,画着13只山羊,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之后我每上去一次就多找到几只羊。”单志政甚至清楚地记得,每一只“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如今,除了日常巡护这一“必修课”,寻找并保护岩刻画也成为他“自选”的工作之一。看岩画、找石器、巡逻墓葬,单志政的“课程表”日渐丰盈。

“这不是得罪人的事”

温泉县的文物点基本都在山区,造成了看护难度大、看护条件艰苦等客观问题。尽管单志政夫妇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但毕竟巡护次数和精力有限。

单志政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发动牧民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

在巡护过程中,单志政会给周边牧民宣传文物保护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具备文物保护的常识。

他的摩托车后备箱里,常放着几沓自己打印装订的《文物保护法》,以便随时发给牧民,供他们学习。

法律条文晦涩难懂,单志政用牧民们习惯的语言一讲,通俗易懂。

“这里面,古代的东西有呢,你们来放牧的时候,那个石头不要动,老先人的东西,受法律保护。”

春夏秋冬,牛羊转场,每年到这里放牧的牧民一茬接一茬。单志政一遍遍地反复讲解,告诉人们怎么保护文物。

碰到游客,单志政也会提醒他们保护好文物,还会告诉他们不要乱扔垃圾,不能点火。女儿担心他可能因此与他人起冲突,但单志政觉得,“这不是得罪人的事”。

“保护文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这是单志政最爱讲的一句话。

“让所有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这是单志政最大的愿望。

放假的时候,单志政还会带一双儿女上山,给他们讲岩画的故事,一起讨论交流。

言传莫过于身教。单志政的女儿和儿子都做过州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对文物有着浓厚兴趣。

女儿单欣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她觉得父亲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以后从事的职业也可以宣传文物保护工作。

十几年过去,单志政捐给县文物局的两个马鞍形石磨盘正静静躺在温泉县博物馆的展柜中,无声地述说着千年前的历史。

单志政还记得,石磨盘捐给县文物局时,父亲高兴极了,骄傲地说:“你捡的不是破石头,都是有用的东西。我儿子捡的都是有价值的东西!”

当年捐赠第一批文物后不久,自治区的专家来单志政家地里考察,认定为是一处聚落遗址。为了保护文物,单志政的300亩地一直撂荒到现在。

不仅是“国家的东西不能拿”,单志政对文物价值还有更深一层的思考,“文物放在我这,什么也不是;放在博物馆、交给历史学家,那是见证一段历史”。

从捡石头的农民“转岗”为文物守望者,单志政一直秉持自己的坚守。他还会时不时到博物馆看一看,看看那些经自己手而如今陈列在展示柜中的文物,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前世今生,在历史的长河里又意味着什么。

对他来说,捡石头抑或是巡山,都是热爱的事业;而作为看护员,心中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却也重于泰山。(记者杨湛菲、尚升、郝建伟)

传承丨一颗赤胆心 一生报国志 派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用清廉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