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万人

日期:08-17
就业深圳市补贴

稳就业方能保民生。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人社部门把稳就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持续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牢牢稳住经济社会大盘的基石。据统计,今年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6万人,深圳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01万,近千万异地务工人员扎根深圳发展,为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交出稳就业、保就业的精彩答卷。

保市场主体:持续落实各类减负稳岗政策

“今年我们公司新招了151名毕业生,涉及计算机、电气、自动化多个专业。”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今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更有动力去招收更多毕业生。

就业一头牵着家计民生,一头关联经济大势。保住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岗位、保住就业。记者了解到,为全力助企纾困渡过难关,我市人社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发力“稳企业、稳岗位”,并提早谋划部署、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通过“点对点”推送、“一对一”服务、“免报直发”“免申即享”等措施,全力推进社保“缓”“返”“降”“补”纾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推经济恢复发展。截至7月底,失业、工伤保险降费为企业减负14.45亿元;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发放2022年度稳岗返还资金21.68亿元;为15.97万家参保企业办理缓缴,缓解现金流86亿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49.78亿元。

与此同时,持续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今年已经发放各类高校毕业生补贴1.76亿元,惠及8.49万人次。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贯彻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招用奖励等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今年已经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2187.9万元,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补贴及奖励433.1万元,发放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1064万元。

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

“深圳是创业者的天堂,有着肥沃的土壤,帮助初创企业茁壮成长。”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王茂林是2018年深圳“逐梦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他介绍,通过参加“逐梦杯”大赛,为公司获得了多次项目推介机会,项目得到持续曝光,公司的知名度逐步提升,业务开始迅速增长。公司在2021年还获得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去年3月份才150多名员工,目前已经是接近500名了。”王茂林表示,受疫情影响,物流机器人的需求量大增,这两年公司业务也逆势上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自然随之增加。

近年来,来自国内外的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在深圳聚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青年们带着青春激情加入创业大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激活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力,是深圳稳就业保就业的其中一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升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今年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市人社局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的同时提高贷款额度,为企业“输血送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担保贷款及贴息覆盖范围至新市民,本市户籍人员、港澳台居民列为重点对象并免除反担保要求,放宽小微企业吸纳对象至所有招用员工,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放贷目标提高至50亿元,扩大贷款额度、范围及门槛全省最优。人社局还修订了创业培训管理办法,落实创业扶持补贴政策,推动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引领,充实创业导师服务团队,支持初创企业吸纳就业。

据市人社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7笔,贷款金额9.89亿元,有效缓解初创企业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创业稳定就业,为创业就业“保驾护航”。

拓就业渠道:线上线下招聘会密集召开

在日前举行的“福田区大学生及粤港澳青年直播专场”,开播仅半小时就涌入近5000人线上参与。直播带岗打破地域限制,企业招聘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招聘企业的情况、员工福利待遇等信息,在线解答求职者们的各种提问,甚至能直接在网上和求职者互动签约。

像这样的带岗直播活动,今年我市各个区都在举行,市区联动助力就业。记者了解到,深圳想方设法加大拓展就业渠道力度。除了创新式直播待岗以外,为提供精准的求职平台,深圳还举办了一系列网络专场招聘会。围绕高校毕业生开展高新技术、IT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兴产业等4场网络招聘月,举办各类社会招聘网络招聘会25场,搭好供需对接平台,全力促进求职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同时线下发力,联合深圳各高校开展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专项行动。据介绍,除了上半年已经举行的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的两场线下校园招聘会,今年将继续组织举办4场校园招聘、1场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和5个不同行业网络招聘月活动,每周二、周四坚持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举行线下招聘会,满足更多群体的招聘求职需求。

我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万人

深圳“双创”综合指数6年蝉联第一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

今年5月,在深圳发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报告(2021)》显示,深圳“双创”综合指数连续6年排名第一,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创业质量全国领先,“双创”绩效实现能力引领全国。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37.13%,是全国唯一占比超30%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双创周、深创赛等平台活动,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持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广阔“双创”平台积蓄创新势能

今年27岁的张至,是南科大首届毕业生,也是深圳市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2016年大学毕业,他与导师共同创办南科新材公司,从事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2020年全国双创周启动仪式上,张至作为科技创业与大学生创业代表与李克强总理进行“云对话”,汇报创业成果。

“敢想敢做,梦想就在前方。”张至尽显拿云之志。在众多初创企业中,南科新材是一家具有朝气的年轻企业,也是从双创周、深创赛中脱颖而出。

在双创周、深创赛这样的舞台上,你可以发现,很多中国初创企业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不再是跟风式的发展,而是引领式的创新。

2014年,码隆科技获得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这家专注机器视觉的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黄鼎隆和码特,都看好深圳的硬件产业环境和创业生态。

“决定报名参加深创赛时,公司才成立一周,可能是规模最小的参赛团队——只有两个人。”黄鼎隆说,码隆科技在深创赛上一鸣惊人,获得投资商青睐,公司迎来快速发展。未来,他将带领团队持续聚焦视觉AI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我们举办好深创赛,就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就是要通过举办深创赛,把大学生、科研人员、企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创业热情调动起来,把他们的特长、聪明才智都尽可能发挥出来,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14届,累计吸引4万多个项目参与比赛。14年来,深创赛舞台上诞生了一大批创新创业新星,培育出捷顺科技、汇川技术、金溢科技等13家上市企业,涌现出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2953家国家高新企业,成为深圳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人才加速聚集“双创”热潮持续高涨

2014年8月,海归博士陈宁在深圳创立云天励飞。云天励飞在落户深圳龙岗后,两年时间里推出了首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正是因为深圳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技术、产品至上,才让第一个“吃螃蟹”的陈宁抢占了先机。

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陈宁感慨说:“深圳是全国最适合海归创业的城市,没有之一;回国创新、来深创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

陈宁等创业家书写了精彩动人的创业篇章,深深打上深圳的烙印。

此外,还有汪之涵、李屹、刘若鹏、鲁先平等一批海归人才,他们在深圳扎根创业,建立起一个个全新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为深圳创新驱动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使深圳创新创业生态链得到优化。

为集聚海内外各类创新型人才,深圳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实施“鹏城英才计划”,成立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率先设立“人才日”,建成人才公园,成立国有全资的人才集团,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并打造便于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合作的专门机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汇聚全球顶尖智力资源和创新要素。

随着深圳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能级攀升,人才对创新创业生态的支撑作用也日益明显,使深圳对高端海归人才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在海归投递城市中,深圳跻身全国前三。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全职院士77位,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万人,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

人才聚集为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深圳商事主体呈“井喷式”增长,又有力地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都。

四川乐山一公立医院倒闭?当地卫健委:正商讨后续方案 国家发改委: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