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来,海南、新疆、广西、甘肃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均出现疫情反复,尤其是三亚发生的聚集性疫情,让约8万游客滞留当地,引发舆论关注。
疫情的最新动态时刻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突遭疫情滞留异地,其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焦虑情绪是否得到舒缓,备受关注。在这场公共性的危机面前,政府、企业等方面应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检视。情绪的积压、信息的芜杂,难免会引发一些舆论的讨论与争议。此前“成都一家13口滞留三亚酒店7天将花费18万”的消息冲上热搜,虽然随后当事人出来证明是误传,但也足见社会舆论对疫情防控举措的关切程度。
眼下,正是暑期旅游旺季,游客流动性增大,卷土重来的疫情的确给不少地方出了一道难题。而对于旅游城市而言,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在于,疫情感染人数多、旅客安置压力大和外溢风险高等情况增加了防控难度,旅游城市不仅要应对社会面防疫的挑战,还面临必须妥善安置好滞留游客的压力。
但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在面对游客的情绪表达和合理诉求的过程中,旅游城市的防控举措越来越精准化和人性化。比如,出现疫情后,三亚市政府要求酒店为滞留在住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但因并未指明是预订价还是门市价的半价,不少酒店趁机“明降暗涨”,引来了舆论场上的质疑之声。随后,三亚正式明确了“原入住价半价”的表述,并对坐地起价后再半价收费酒店进行调查,表示将从快从重、顶格处理。舆论和政策的良性互动,游客和政府的相互理解,让我们相信战胜疫情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疫情防控是系统性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口都至关重要,更需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于旅游城市而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但考验着地方社会治理能力,也检验着当地商家诚信度和广大游客的自我修养。政府既要抓好社会面管控,也要做好游客的情绪安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商家更当珍惜来之不易的旅游业复苏机会,莫让“明降暗涨”的短期逐利行为毁了口碑与形象。广大游客则要充分理解、积极配合当地防疫政策。给彼此一些“容错”的空间,共同发力解决问题,比无端苛责更能早日实现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控制疫情的共同目标。
有人说,疫情之下,我们彼此变得更远,但也更近。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社区,所有人都是休戚与共、共担风雨的共同体。当前,三亚疫情已出现省内扩散和外溢,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多一些体谅与鼓励。同心同向同行,方能汇聚起全社会积极防疫的合力。(全媒体评论员万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