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兰州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全市供销社系统组织多元、资产构成多样现状,以及不同层级、不同板块、不同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从落实决策部署、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落实整改任务等4个方面靶向发力、跟进监督,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一直以来,供销社系统是推进‘三农’工作、直接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短板和不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提升监督实效,通过采取“定期+重点+日常”三者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就资产闲置、项目建设缓慢、不良贷款处置等问题,深入供销社系统开展“面对面”调研交流,动态掌握工作进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专项整治不走过场。
针对发现的思想认识不充分、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因循守旧不进取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成立专项调研督导组,聚焦落实主体责任、履职尽责、纪律作风等方面,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在各县区开展全覆盖调研督导,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进监督。
攥指成拳,才能让监督更加有力。市纪委监委以“室组地”协同联动为抓手,在加大供销社系统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强与信访、案管、审理的统筹衔接,推动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各县区纪委监委加强协作配合、贯通协同,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从公安、审计、统计、财政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整合力量,全面查处问题线索,并通过会商交流、研判评估等,对未查深查透查细的问题线索复审复核。聚焦供销社系统社有资产流失、侵吞社有资产资金等“靠社吃社”问题,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映供销社系统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大起底”。对正在查办的重点问题线索,领导包案,专班跟进,快查快办,形成震慑。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供销社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88件,办结65件,正在办理23件;专项整治以来,新发现问题线索25件,新立案18件20人。
“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内控制度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是构成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因素。”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项整治中,我们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当下改与长久治结合起来,针对多发易发问题的环节、区域、人员,督促各县区、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在项目建设、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监管等方面,督促各责任单位认真谋划研究,结合“病根”扎好制度的笼子,确保用制度管住人、管住事。
针对供销社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制度漏洞,市纪委监委及时制发工作提示,督促市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建立修订完善《兰州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兰州市供销社各县区联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等5项制度,确保从制度上推动优化完善流程,促进规范权力运行。
为切实加强对供销社系统的监管,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供销系统的领导、管理、监督。如,市财政局积极配合市审计局对财政资金使用、固定资产现状、“三公”经费及财经纪律执行等深入排查;市审计局成立5个审计工作组,进驻市供销社开展清产核资,全力做好市供销社7家社属企业的资产评估、产权分割、财产清查等工作,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供稿张葆荣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