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的琉璃厂仍是一条氤氲着书香墨韵的文化之街,而坐落在琉璃厂西街的荣宝斋,早已不是旧时模样。春秋代序间,这家中华老字号已成为集文房用品、书画经营、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企业,金字招牌上,绽放着岁月难掩的光华。
几经波折扬帆起航
清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一位浙江籍张姓文人在琉璃厂开办了松竹斋南纸店。这家松竹斋,正是荣宝斋传奇的起点。
待到荣宝斋初创之时,掌柜庄虎臣更是将“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理念刻上了招牌。以诗书画印为媒,交四海之文友;重品质诚信经营,视信誉为珍宝——一代代荣宝斋人,便是恪守着这番初心,直挂云帆,越过了一道道时代的浪潮。
在荣宝斋资料室内,珍藏着一部《荣宝斋万金老账》,共计4册,详尽记录了荣宝斋自1898年至1948年的经营状况。
△《荣宝斋万金老账》
沧桑巨变中,荣宝斋见证了太多书画艺术的光彩时刻,烙印着太多民族文化的璀璨记忆。故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这块传统文化的阆苑关怀备至。郑振铎、魏建功等文化界人士也在积极发声,为濒临倒闭的老店筹谋未来。1950年,在政府出资支持下,荣宝斋以公私合营的模式重张开业。
△郭沫若题《荣宝斋新记》
肩负使命载誉躬行
在荣宝斋内,收藏有一幅画家于非闇于1957年创作的《牡丹图》,其上款识为:丁酉重阳试荣宝斋监制熟纸又润又细是入秋来一大快事。这“又润又细”的宣纸,便是荣宝斋新生后,取得的成果之一。
△于非闇《牡丹图》
带动文房产业发展,只是荣宝斋弘扬传统文化进程中的一环。荣宝斋始终秉持“寓利于义,着眼长远”的经营理念,在古画临摹、木版水印、书画鉴定、金石篆刻、装裱修复等领域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为老字号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能。
在推动书画艺术百花齐放的道路上,荣宝斋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收获了广大艺术家的赞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孺子牛”精神,这家文化企业为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也屡屡与书画家携手,圆满完成国家交予的重大任务。
1979年夏季,日本西武百货公司派出专人来访,邀请荣宝斋赴日本举办展览。在之后的日子里,荣宝斋再接再厉,又相继前往新加坡、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举办展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纪念暨中国荣宝斋展览会”于日本东京开幕
满怀赤忱温暖前行
荣宝斋的根脉,就深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荣宝斋始终满怀赤忱,践行着堪为人文本源的道义。
一次次紧锣密鼓的义拍义卖,展现着民族品牌深沉的家国情怀。心系公益的优良传统,又为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增添了一抹温暖光芒。
△“心系河南共抗洪灾”义拍义卖活动
蓦然回首,荣宝斋已走过三百五十轮寒暑。漫漫征途中,它诠释着自己“荣名为宝”的意蕴,也诠释着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
著名书画家范曾、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将在本集亮相发声。
△著名书画家范曾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荣宝斋》,第一集《荣重书林》将于8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并在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同步上线播出,次日21:21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重播,敬请收看。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