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外贸复苏备受关注。
“我们不少电商客人都停止了销售和发货,影响巨大。”
8月4日,义乌一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李廷(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最近的疫情,一方面是影响了部分员工的正常上班,另一方面也让所有的生产、发货和销售变得不那么正常了。
销售发货受阻
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义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转型电商,也催生了当地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李廷表示,他们现在的客人主要是电商客户,而电商客户有一半在义乌,义乌现在已经大面积停止发货,在不确定性中,不少电商客人都暂停了销售和发货。与此同时,配件供应商也反映无法按计划交货,“对我们公司来说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损失惨重”。
义乌另一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有些地方的货提不出来,又送不出去,肯定会有影响,“比如我们有些货是需要整批送的,但有一部分提不到,就会影响整批货的运送”。另外,原本恢复了的义乌市场,这两天的人流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了。
8月4日,义乌发布官微发布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管控的通告。通告称,倡导市外人员非必要不来义,市内人员非必要不离义,确需离义的,需凭健康码绿码及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顺利实施全员核酸检测,进入商场、超市、药店、医疗机构和餐饮场所的,需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行程卡、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全市密闭场所暂停营业。
根据义乌发布,8月3日21时至8月4日9时,义乌市新增32例初筛阳性人员,经复核为阳性。“8.2”疫情发生以来,义乌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70例,其中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义乌一家货代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公司不在疫情暴发的核心区域,暂时影响不大,目前仍然处于正常收货和装柜的状态,就看接下来疫情能不能尽快控制住了。
8月3日,浙江省省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浩在义乌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调度电视电话会议。他强调,要以最快速度、最小范围、最小代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管得住、放得开”,做到“生产不停、产能不减、物流不断、秩序不乱”。
会影响外贸复苏吗?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外贸复苏备受关注。
虽然受到3~5月国内疫情的影响,义乌上半年的外贸表现却超出预期,在疫情下展现出了韧性。随着近期一系列“抢单”行动和“稳外贸”政策的落地,“8.2”疫情发生以前,当地外贸复苏态势良好。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2000亿大关,达2222.5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出口2029.5亿元,同比增长28.3%,增速高于浙江省8.0个百分点,出口值占浙江省份额12.2%,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义乌外贸增速超过浙江,而浙江外贸增速又高于全国,出口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更是排名第一,进出口、进口增速均位居沿海主要省市第一。
7月30日,义乌创新性地落地了今年全国首架海外客商包机——首批来自巴基斯坦的163名境外采购商计划在健康管控措施后就直奔义乌小商品市场。
作为全国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外国客商最集中的采购基地之一。疫情前,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6万人次。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叠加疫情影响,义乌市场也面临着老客户订单有所减少、新客户又进不来的现实挑战,这让他们对吸引外商返义采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还在健康管控中的境外采购商,进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采购计划有可能受到影响。不过,由于外商回国较为便利,他们在义乌停留的时间也比较灵活。而按照计划,义乌还将持续推进商务包机工作,吸引更多外商采购,帮助义乌市场接到更多外贸订单。
在“8.2”以前,与外贸密切相关的义乌会展业也已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其中,会展公司的排期已到12月,越来越多的国内客户正在重新回到义乌采购。根据义乌所在浙江省“订单+清单”监测系统数据,企业出口信心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其中6月上涨2.3个百分点。
6月底,义乌还把小商品城开到了迪拜,这让大量因疫情无法抵达义乌的境外采购商可以在“家门口”就完成看样、选品和下单。这座小商品城,有望辐射周边(中东、北非、欧洲等地)近10亿人口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