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修古建

日期:07-26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按照古法修缮大门。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按照古法修缮大门。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古建筑、古遗迹的一砖一瓦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老城的灵魂所在。

古建修缮比重建一座仿古建筑要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尽可能地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减少人工干预。改变大了、干预多了都会造成对文物价值的损害。北京文物古建近些年的修缮中,“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贯穿其中。

2022年4月20日,北海公园小西天建筑群,工作人员在天花层检查屋顶大木构架。这是北海公园首次对古建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结构安全性检测及鉴定工作。

2022年4月20日,北海公园小西天建筑群,工作人员在天花层检查屋顶大木构架。这是北海公园首次对古建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结构安全性检测及鉴定工作。

2022年4月20日,北海公园小西天建筑群,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检查大殿内建筑细节。

2022年4月20日,北海公园小西天建筑群,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检查大殿内建筑细节。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修古建和修房子不同。“今天房子漏雨,维修人员可能会帮你把油毡换掉,重新做一遍防水。但是对文物来说,我们首先要研究,换掉的东西对这个文物是不是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有重要的意义,是对坏掉的这部分东西进行修补还是把它更换,就会有更多的判断。”

在启动于2020年10月的正阳门箭楼修缮工程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2018年5月23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启动远瀛观、大水法抢救保护工程。图为工人们进行拔除杂草工作。

2018年5月23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启动远瀛观、大水法抢救保护工程。图为工人们进行拔除杂草工作。

2012年8月26日,北海公园团城,工作人员安装承光殿正脊两端兽吻琉璃构件。

2012年8月26日,北海公园团城,工作人员安装承光殿正脊两端兽吻琉璃构件。

作为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是北京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正阳门城楼则是雨燕在北京城区的最大聚集地之一。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介绍,按照计划,原本修缮正阳门城楼的架子都已经搭好了,考虑到雨燕要在城楼里面孵化,搭上架子楼顶的缝隙就挡住了,影响雨燕进出,可能要等8月份雨燕走了之后再搭架子。他说,生态保护和古建保护同样重要,需要在修缮过程中把握平衡。

2022年7月12日,正阳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一直向北京雨燕敞开怀抱,正阳门箭楼成为雨燕繁衍最重要的栖息地。

2022年7月12日,正阳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一直向北京雨燕敞开怀抱,正阳门箭楼成为雨燕繁衍最重要的栖息地。

此外,工匠断层、人才缺乏等情况也是古建修缮面临的现实问题,传统技艺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传承。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在古建修缮行业,一方面,有情怀、有绝活的老师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愿意加入其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战修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很多老师傅也很着急,因为手艺光靠看书是学不会的,传统的技艺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

2021年4月28日,庆云寺,2021年“大都工匠”文物古建修缮技能技艺大赛决赛现场,获胜工人拿到奖状和奖牌。

2021年4月28日,庆云寺,2021年“大都工匠”文物古建修缮技能技艺大赛决赛现场,获胜工人拿到奖状和奖牌。

2015年,“文物修复师”正式进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202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含壁画彩塑、纺织品、金属、石质、陶瓷、纸张书画等文物修复师在内的13个职业方向。“文物修复师”迎来了首部职业标准。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表示,中轴线及周边文物保护必须得有好的工匠技师、好的建筑材料和好的机制,才能不断展现恢弘大气的文物之美。

2020年11月10日,万寿寺,木工用电锯切除柱子腐烂的部分,然后换上与原柱材质规格相同的木材,做出榫卯的结构搭接。

2020年11月10日,万寿寺,木工用电锯切除柱子腐烂的部分,然后换上与原柱材质规格相同的木材,做出榫卯的结构搭接。

2017年8月6日,潭柘寺,工人在大殿顶上维修。

2017年8月6日,潭柘寺,工人在大殿顶上维修。

此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参考的是西方标准,西方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人们对东方砖木结构建筑并不理解。那一时期,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每年都要到世界遗产大会做“解释”,一遍遍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古建修缮其实正是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保护。

古建专家王世仁曾表示,修古建筑不是修古建筑本身,而是修文化。古建筑如何承载文化最合适,就采取什么方式修缮,而且要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

2021年10月26日,北京明十三陵长陵景区,长陵大宫门进行文物修缮,文物古建修缮工作者在进行墙体外立面的修缮工作。

2021年10月26日,北京明十三陵长陵景区,长陵大宫门进行文物修缮,文物古建修缮工作者在进行墙体外立面的修缮工作。

2020年11月12日,万寿寺中路大雄宝殿,一座罗汉木雕造像沐浴在阳光里。

2020年11月12日,万寿寺中路大雄宝殿,一座罗汉木雕造像沐浴在阳光里。

近年来,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完成了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景山兴庆阁,太庙享殿东西配殿和寝殿东西配殿、世庙北墙,社稷坛中山堂、宰牲亭、坛墙和坛门,正阳门箭楼等文物古建的修缮工程。

拍者君带您透过摄影记者的镜头,回顾北京古建修缮这些年。

修缮中轴线

尽力还原历史

北起鼓楼、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曾被建筑大师梁思成比喻为一幅画卷。“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远处的永定门城楼清晰可见。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远处的永定门城楼清晰可见。

北京市从2011年启动中轴线申遗工作。过去五年,中轴线申遗进入快车道。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相继启动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带动大批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

2013年1月29日,鼓楼旁边的钟楼湾胡同甲90号北,正在拆除。

2013年1月29日,鼓楼旁边的钟楼湾胡同甲90号北,正在拆除。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少年宫”摘牌,标志着寿皇殿古建筑群移交景山公园。经过4年规划修缮布展,该处于2018年年底对外开放。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少年宫”摘牌,标志着寿皇殿古建筑群移交景山公园。经过4年规划修缮布展,该处于2018年年底对外开放。

2018年年底,经过4年修缮,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再次向公众开放。作为中轴线上第二大建筑群,也是景山古建筑的核心区域,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铺砖。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铺砖。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对地面砖缝进行“勾缝”。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对地面砖缝进行“勾缝”。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给内部的柱子上漆。

2021年10月14日,正阳门箭楼,工人在给内部的柱子上漆。

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2020年10月,正阳门箭楼修缮启动,对象包括箭楼城台、浮雕、窗眉、室内木构件油饰、屋面等。修缮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向记者介绍,正阳门城楼的修缮也将启动。

今年年初,太庙、先农坛、先蚕坛等文物古建修缮方案获得文物部门批复,将进行局部修缮和保护。

2021年8月6日,钟鼓楼文化广场,两位老人在打球,远处是修缮中的钟楼。

2021年8月6日,钟鼓楼文化广场,两位老人在打球,远处是修缮中的钟楼。

修缮紫禁城

工匠相知古迹

600多年的故宫,伴着600多年的修缮史。明清时期,故宫有过五次大修。新中国成立初期和1974年进行了两次重修。

2002年,针对古建筑现状,故宫再次启动大规模修缮计划。此次修缮持续18年,因其规模空前被称为“百年大修”。

2013年9月8日,午门东侧雁翅楼,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维修施工。

2013年9月8日,午门东侧雁翅楼,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维修施工。

2015年4月2日,大高玄殿建筑群,工人们将需要更换的玻璃窗拆下。

2015年4月2日,大高玄殿建筑群,工人们将需要更换的玻璃窗拆下。

修缮之路并不平顺。故宫古建筑修缮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独有的工艺方法和体系,曾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工匠队伍。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介绍,由于古建与普通工程建筑管理特点不同,故宫古建修复遇到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问题。

因为自身单位无法参与故宫工程招投标的限制,2010年故宫修缮队伍解散。后来一些单位承接故宫古建项目,都是在中标以后开始筹建队伍,大量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施工人员进入故宫,“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叫停了一些项目”。

2016年全国两会,单霁翔作为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提案》。其中提及,对于故宫古建筑修缮来说,“特事特办”就不能再把古建筑修缮作为“古建筑修缮工程”,而必须上升为“研究性保护项目”,不能再采取“项目招投标”方式确定实施队伍,而必须有稳定的掌握官式古建筑修缮保护技艺的专业队伍。

2017年10月13日,古建木作“比武”现场。

2017年10月13日,古建木作“比武”现场。

此后两年多时间,研究人员开展了33项课题研究,进行了文物记录和撤陈、文物残损病害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2018年9月3日,养心殿正式启动古建修缮工程。单霁翔表示,未来故宫每项工程都将是研究性保护项目。

2018年5月22日,故宫博物院,工人们在对地砖进行修补。针对宫内地面地砖因历史悠久、行人踩踏等损毁实际,故宫博物院分块、分时、分段对破损地面进行修补。

2018年5月22日,故宫博物院,工人们在对地砖进行修补。针对宫内地面地砖因历史悠久、行人踩踏等损毁实际,故宫博物院分块、分时、分段对破损地面进行修补。

2018年9月3日,养心殿,存放在正脊的宝匣被取下。当日,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2018年9月3日,养心殿,存放在正脊的宝匣被取下。当日,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2018年9月3日,养心殿屋顶的宝匣是故宫第一个被发现的彩绘宝匣。

2018年9月3日,养心殿屋顶的宝匣是故宫第一个被发现的彩绘宝匣。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时,曾一度引发热议。片中钟表修复师王津说,“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显示出工匠与文物间的相知相遇,千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温度。古建修缮,亦如此。

修缮古长城

贡献“中国智慧”

520.77公里的北京长城,以明长城为主体,穿越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区,是全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

2020年9月18日,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2020年9月18日,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城遭受严重破坏。一些文物保护专家痛心疾首,强烈呼吁保护长城。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长城北京段整体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以来,北京市开展了近百项长城保护工程。

2017年5月4日清晨,箭扣长城脚下的西栅子村,一早从家里赶到工地的钉掌师给驮队的骡子钉掌。

2017年5月4日清晨,箭扣长城脚下的西栅子村,一早从家里赶到工地的钉掌师给驮队的骡子钉掌。

2017年5月4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料场,驮队的马夫们正在往骡子背上捆绑城砖。

2017年5月4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料场,驮队的马夫们正在往骡子背上捆绑城砖。

2017年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一名工人刚刚完成一次搬运,其衣服上留下和城砖形状一样的印记。

2017年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一名工人刚刚完成一次搬运,其衣服上留下和城砖形状一样的印记。

2017年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工人们在山顶的长城上施工。

2017年5月3日,箭扣长城修缮工地,工人们在山顶的长城上施工。

2017年5月3日中午,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工地,工人正在施工。

2017年5月3日中午,箭扣长城修缮工程工地,工人正在施工。

随着《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至2035年)》的公布,针对北京长城的保护修缮力度进一步加大。该规划提出,到2035年,通过抢险、日常维护等手段,北京市将实现长城本体和载体全线无险情。为达到这一目标,从2019年开始,北京每年固定推进10个长城抢险加固项目。截至今年6月,北京已组织实施5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

2020年9月17日,昌平区流村镇的明长城,两位工人在修缮现场附近的帐篷里查看施工图。

2020年9月17日,昌平区流村镇的明长城,两位工人在修缮现场附近的帐篷里查看施工图。

2020年9月18日,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2020年9月18日,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2020年9月18日,工人背着建筑材料前往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2020年9月18日,工人背着建筑材料前往八达岭古长城景区67-69号敌台修复现场。

2021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保护管理示范案例,以北京箭扣长城保护工程和八达岭遗产影响评估为代表的长城保护管理实践为各国开展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图新京报记者浦峰薛珺王远征王嘉宁尹亚飞

责任编辑:张玉

31省区市新增本土“98+770” 央行等部门发文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