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连锁烘焙品牌克莉丝汀疑似经营异常,引发消费者关注和担忧:手中的预付卡怎么办?还能不能有效兑付?
来自上海市预付卡服务平台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信用等级为D级,公司信用码为红码,列入信用红色预警单位。列入原因为,未准确传送发卡信息或报送经营信息。
克莉丝汀目前存在多少预付卡未兑付的情况?公司的经营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近期是否会恢复正常营业?为了解相关问题,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今天上午持续拨打克莉丝汀400电话和上海总部办公室电话,但这些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不过,记者从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了解到,持有克莉丝汀预付卡的消费者,如果遇到兑付问题,可以向市民热线12345投诉。记者随后致电市民热线12345,得到的答复是,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向克莉丝汀的门店或者总部进行投诉,会将投诉内容反馈到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处理。
自今年3月上海受疫情困扰以来,克莉丝汀位于上海的数百家门店一直没有恢复营业,网上商城也挂出了暂停营业的通知。不少消费者反映,由于门店关闭,自己手中的克莉丝汀预付卡无法兑付,客服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有门店房东表示,被拖欠了至少3个月的房租。克莉丝汀位于银都路的中央厨房也处于停工状态,工厂和门店的相关员工普遍被拖欠四个月的薪水,已求助劳动保障部门。而克莉丝汀位于金沙江路的上海总办事处,也处于停止营业和办公的状态,仅有若干员工留守,偶尔有远道而来的消费者来咨询兑卡事宜。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透露,公司老板曾表示本周开始会逐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会有多少新增资金也不清楚。
此前杭州等地的克莉丝汀门店也曾传出闭店消息,不过,记者今天上午致电杭州和睦店和南京中华路店了解到,目前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克莉丝汀门店仍然在正常经营,当地消费者也可以持预付卡购买产品。还有工作人员透露,部分面包产品在上海生产,目前存在供货量不足的情况。
创立于1993年的克莉丝汀,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烘焙企业之一,主要布局长三角地区的大中城市。这一品牌最初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遍布大街小巷的门店,二是从单位或亲友处收到的预付卡。
公开信息显示,克莉丝汀自2012年在港股上市后开启门店扩张计划,将募资所得的40%左右用于开设新门店,颠峰时期,克莉斯汀在全国拥有近千家门店,其中仅在上海就有543家。然而门店扩张带来的高成本,迅速拉垮业绩。尽管克莉斯汀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陆续关店,仍颓势难挡。2020年,克莉丝汀因业绩“连续八年亏损”而见诸报端。2021年,克莉丝汀的财报显示,公司当年总收入2.92亿元,较上年减少1.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7亿元。
同样一份财报还显示,2021年,克莉丝汀的礼券及预付卡兑换的销售额为1.42亿元,约占当年销售额的49%。事实上,预付卡业务曾是克莉丝汀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有很多消费者是因为从各种途径收到了预付卡,才选择到门店消费。而在2016年,由于预付卡兑付出现问题,克莉丝汀还被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列入警示名单。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此事再次为热衷通过发放预付卡来锁定客源的企业敲响了警钟。预付卡其实是一种预付费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了一定资金后,按次或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在理想状况下,买卖双方可以实现双赢,消费者不仅可以免去每次支付的麻烦,还可以获得让利打折、项目赠送等优惠,商家也可以锁定客源、融通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但是,由于预付卡涉及到较大量资金的沉淀和使用问题,因此势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产生直接影响。预付资金的不断入账,有时会让企业误以为资金很充足而盲目扩店扩产,而一旦后续的经营发展跟不上,消费者又拿着预付卡要求集中兑付时,企业就会遭遇资金挤兑,有的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暂时躲避危机,有的可能就一蹶不振、濒临破产。
崔丽丽同时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必须认识到预付卡本身就存在不能安全兑付的风险。购买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经营状况较好的商家,购买后也应当在有效期内尽快消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产生兑付纠纷,要尽快向监管部门寻求帮助。根据2019年发布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经营者有停业、歇业或者经营场所迁移等情形,未按约定继续履行或者退回预付款余额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过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向经营者发送预警信息。其中,因经营者逾期不兑付、拒绝退费等引发的投诉,由区单用途卡行政执法部门统一受理;因经营者停业歇业或经营场所迁移等原因导致的投诉,由区单用途卡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内部工作机制移送区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处理。涉及跨区域经营的集团、品牌发卡经营者等群体性投诉等重大事件,由区行业主管部门报请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区人民政府处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梅周缇陈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