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近日应邀接受法国欧洲卫视(Mandarin TV)专访,就中瑞关系、中瑞自贸协定、联合国人权高专访华及全球安全倡议等回答记者提问。有关采访于6月28日在该台播出。
王世廷大使接受法国欧洲卫视(Mandarin TV)
视频访谈文字稿
一、我们看到,持续了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带来了很多变数,尤其现在的欧洲并不平静。中国和瑞士建交已经超过70年,请问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中瑞关系?
答:中国和瑞士于1950年9月1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瑞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中瑞建交70多年来,双方始终坚持“平等、创新、共赢”精神开展合作,使中瑞关系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大小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可以说中瑞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欧洲乃至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中瑞合作也因此创下了多个“第一”。很多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上世纪60年代,中法建交前双方外交人员最早的接触也是在瑞士进行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瑞即签订贸易协定并成立贸易混委会,瑞士迅达是首个在华成立中外合资公司的外国企业。80年代以来,两国先后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合作协定并建立人权对话机制。进入新世纪,中瑞又建立起政治对话、知识产权对话、金融对话和外长级战略对话机制,率先宣布构建创新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7月1日,中瑞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成为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和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协定。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将双边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近年来,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势头。两国高层保持频密往来和互动,中瑞在抗疫中相互支持、共克时艰,传递了团结的信号。双方经贸合作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显示出强劲复苏势头。中国保持瑞士第三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瑞双边贸易额达441.1亿美元,同比增长96.7%;中方批准瑞在华新增投资项目117个,实际利用瑞资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两国金融合作热度不减,在可持续金融、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和财富管理等领域成绩斐然,今年已先后有4家中国企业赴瑞士证交所二次上市。此外,中瑞在教育、科技、体育、人文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瑞应一道努力,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全球发展和安全注入信心、作出贡献。
二、我们注意到,在前段时间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由于瑞士对中国的人权问题加大了质疑,导致影响到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说,瑞士应该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同中方相向而行。中瑞自贸协定给两国各领域交往带来那些好处?目前是否被冻结?接下来升级工作将会如何推进?
答:中瑞自贸协定于2013年7月签署,2014年7月生效实施,是一个高水平、内涵丰富、互利共赢的协定,对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协定生效以来,中瑞市场准入和贸易壁垒持续削减,贸易往来稳步增长,双方企业从中节约大量关税成本。在2021年全球贸易萎缩背景下,中瑞贸易额却逆势增长96.7%,凸显两国自贸协定的重要作用。
2017年,中瑞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探讨进一步全面升级自贸协定的可能性。双方目前正积极推进联合研究,就可能升级的领域范围进行深入探讨,不存在被冻结的情况。中瑞自贸协定是一份互利互惠的协定,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进一步加强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协议升级应相向而行,减少干扰,为促进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就自贸协定升级保持密切沟通和积极谈判。
三、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的访问不是所谓的“调查”,而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倾听的机会,但是欧盟发言人却质疑中国在操纵和干涉巴切莱特的访问。对于欧洲在中国涉疆人权问题上的怀疑和猜忌,您怎么看?
答:应中国政府邀请,联合国人权高专于5月23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巴切莱特高专。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巴切莱特高专会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同她会见会谈。巴切莱特高专还赴广州和新疆等地参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访取得积极务实成果。中方阐明了促进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巴切莱特高专增进了对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了解并亲身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新疆,中国同人权高专办的合作得到加强。
欧方所谓的高专访问受到限制并非事实。巴切莱特高专在访华期间的活动安排均是根据她本人的意愿,经双方充分协商进行的。巴切莱特高专自己也表示,访华期间进行了不受监督的广泛交流。在视频新闻发布会上,巴切莱特高专感谢中方邀请,介绍了自己在广州、喀什和乌鲁木齐的访问行程,并对中国减贫事业、立法和司法改革、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成就进行了积极评价。一些西方国家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不遗余力地对人权高专访华进行干扰破坏,他们的图谋没有得逞。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反华势力打着人权的幌子,就所谓涉疆问题编造炒作耸人听闻的世纪谎言。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什么人权问题,而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中方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疆各族人民的人权得到切实保障。经过不懈努力,新疆已经连续5年多没有发生暴恐案件,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安居乐业。凡是访问过新疆的外方各界人士,就像高专本人一样,都能够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我想强调的是,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对话的基础,我们绝不会接受“教师爷”般的说教,坚决拒绝基于谎言的指责抹黑,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必将遭到坚决有力回击。
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当中提到了四个“共同”,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这四个“共同”正好涵盖了目前欧洲面临的问题,新冠疫情逐渐趋缓但紧接着就迎来了通货膨胀,俄乌局势持续焦灼,带动能源价格不断走高。您如何看待这些棘手的问题?
当前,百年变局深入发展,世纪疫情仍在蔓延,地缘动荡持续发酵,各国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艰难曲折。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是困难时刻,越考验全球治理智慧。
一是要团结协作战胜疫情。各国要相互支持,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而非借疫情大搞政治操弄、无端“甩锅”,污蔑他国防疫政策。中方坚持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并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
二是要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受地区冲突和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方主张应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助力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为此,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三是要弘扬全球安全倡议。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弥补和平赤字、破解全球安全困境指明了方法路径,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在国与国相互依存的今天,追求“绝对安全”“独享安全”行不通,必须超越你输我赢的冷战思维,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取代胁迫,以结伴取代结盟,以共赢取代零和。要把安全不可分割原则落到实处,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中方愿通过联合国平台以及多双边渠道,凝聚全球合力,推进倡议落地,为推动政治解决各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是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的前途命运,应当由各国共同掌握,各国无论大小,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处理国际事务,要“大家商量着办”,而不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更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中方反对以多边主义为幌子编织封闭的集团政治,不管是搞“小圈子”“新冷战”,还是搞封闭排他、脱钩断供,都与真正的多边主义背道而驰。一直以来,中国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成为国际合力的凝聚者,国际合作的促进者。中国维护多边主义言出必行、行之有力,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