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9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负责人王大广介绍,目前,本轮疫情形势正趋稳向好,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进一步巩固防疫成果,为正常生产生活夯实基础,社区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市范围内正在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坚持“简便、易行、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推动社区(村)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近期,各社区(村)对标对表、积极创建、踊跃申报,各街道(乡镇)广泛动员、加强指导、择优推荐,各区精心组织、认真复核、综合评定,评选出首批无疫社区(村)1360个。具体名单已在今天的《北京日报》上发布。
王大广说,首批入选的社区(村)是从全市7127个社区(村)中层层筛选、综合评定后确定的。能够入选,说明这些社区(村)防控工作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其治理实践也为全市社区(村)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希望这些社区(村)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再接再厉,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对于还在创建过程中的社区(村)要对标对表,补齐弱项,优化策略,争取早日达到创建标准,让抗疫一线拥有更坚实的支撑。
王大广特别说明,无疫社区(村)并不是指“零病例”社区(村),也不是指从未发生过疫情的社区(村),而是指能够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能力和组织体系较为完善,即便发生疫情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管控、规范处置,保证疫情风险不外溢到非管控区和社会面的社区(村)。创建无疫社区(村)是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要聚焦物业管理、垃圾分类两件“关键小事”,统筹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创建过程中,不能层层加码,对曾经出现过病例的社区(村),经过疾控部门评估后即可参与创建活动,把疫情防控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机结合起来,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下一步,本市将坚持优中选优、动态调整,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继续深入推进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对入选后防控工作出现松懈、不再符合创建标准的,也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