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现在已经提取的很多文物都已经送到了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下面就请帅俊全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
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这里就是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祭祀坑”最新发掘出土的文物都会第一时间运到这里进行清理和修复。在文物修复馆,玻璃墙外是参观区,公众可以在这里进行沉浸式体验,从去年9月底试运行以来,参观人数已超过60万人。
我所在的这片区域就是最为核心的工作区,包括陶器、玉器、金属、象牙等具有不同功能的修复室,它就好像是一个全科医院,全国多家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可以在这里对最新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把脉会诊。
截至目前,3—8号坑最新发掘转运过来的文物已经达到了1380多件。这里面就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去年上过春晚大舞台的青铜大面具,宽131厘米、高71厘米、深66厘米,这也是目前已知三星堆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
有同样在3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下两部分铸接而成,上部为一件高55厘米青铜大口尊,肩部铸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是呈跪姿、双手持握于身前的高60厘米铜人。
展示区还有一件非常罕见的青铜器——圆口方尊,因为以往发掘的尊要么是圆腹圆尊、要么是方腹方尊,这样的圆口方尊在所有考古发掘中迄今也就发现了两件。
还有前几天最新出土转运过来的青铜神坛,它可能还原了古蜀人祭祀的场景,简单清理后透露出了哪些神秘的信息呢?稍后的节目中,我们再来带大家来仔细看看这件造型独特的珍贵文物。
如果说发掘现场是将这些沉睡的文物带到人间,那么在修复馆,更多的则是通过清理修复把文物唤醒、让它们重现3000多年前的真实面容。相对于祭祀区考古现场,这里会显得更加安静,考古和文保工作人员都在小心翼翼地清理、修复这些珍贵文物,偶尔可以听到喷水雾、刷尘、支架等各种触碰文物发出的声响,在这样的环境中特别神奇,就如同是文物一点一点苏醒复活的声音。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不仅仅有保护修复,还真正体现了实验室考古。在6号坑的神秘木箱子转运到文保中心后,5号坑现在也已经整坑转运到了这里,曾经发掘出土过鸟形金饰片、金面具等珍贵文物的5号坑,今天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此时此刻,考古工作人员就正在对5号坑进行实验室考古和发掘。那么为何要将5、6号坑整体发掘出来?还有哪些谜题有待探寻呢?
主播何岩柯:考古不但是严谨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浪漫的事业,它让我们与祖先、与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建立了连接。运用先进的即时云渲染技术,我们也是想通过创作这样的数字交互空间,让观众朋友们尝试着去感受古蜀人的生活场景。节目之后,您不妨闭上眼睛,也许可以感受3000多年前古蜀人的生生不息、鸡犬相闻,这里有轻柔的风和清脆的鸟鸣,有漫天的繁星,有静静流淌的马牧河、鸭子河,更有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如果再放大我们的视野,在我们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文明都在生机勃勃地繁衍,终于汇聚成璀璨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