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一位男士正在参加核酸采样。新京报记者王嘉宁摄。
6月9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0场新闻发布会介绍,6月9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例,均为社会面筛查人员。目前,均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除此之外,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还有新增的初筛阳性人员5名。
在全市连续5天无新增社会面病例的背景下,北京又出现一起涉酒吧的聚集性疫情,并新增3名确诊病例,说明这轮疫情的隐匿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同时,也再一次向社会展示了防疫的反复性和艰巨性。疫情发生后,北京各区紧急行动起来,围绕这起疫情的流调溯源等工作迅速展开,相信在以快制快的防控行动下,这次疫情的波及面能够得到及时控制。
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偷袭”,社会各方对此都需要更多的警醒。这次新增疫情表明,一方面,在疫情风险未彻底解除前,各公共场所落实好四方责任,做好日常的测温、扫码、核酸报告查验等工作,绝不容随意松懈;另一方面,个人也要紧绷防疫之弦,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千万不可大意。也就是说,在常态化防控阶段,每个责任主体都要避免让病毒乘虚而入。
应该说,从过去两年多的防疫历程来看,对于疫情的反复,我们不必太担心。但是,疫情在短时间内“反弹”,也要多检视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比如,眼下,北京正在推进复工复产和社会正常秩序恢复,这个过程中就需特别注意可能存在的防疫薄弱环节,及时堵住风险口。
事实上,9日上午召开的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会议也明确要求,对复商复市的场所要加强防疫检查指导,严格评估防疫措施执行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整改。这方面的配套工作,积极跟进,既是为复工复产和社会正常秩序恢复创造更安全的环境,也是为了最大程度扫除防疫盲区和死角,避免留下反复、反弹的隐患。
还需注意的是,疫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复现,这种“新情况”,也提醒我们在防疫应急效率的提升上还需“快上加快”,需要我们继续研判并拿出更高效的防疫预案设计。
此外,由于这次疫情发生在北京此轮疫情防控整体形势连续向好、全社会向正常化过渡的关口,相关部门也需特别注意做好涉疫信息的发布、防控政策的讲解、配套服务的保障等工作,避免因为疫情在短期内“翻烧饼”给市场主体和抗疫信心带来冲击。
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此次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调度处置疫情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达产,用抗疫来保障稳增长,以稳增长检验抗疫成果。在新发疫情可能延长北京这轮抗疫时间的大背景下,这种强调,无疑更显现实价值。
疫情的反复,是一次现实的风险提醒,敦促我们对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有更多的体认。而当务之急,是端正心态、各司其责,扎牢每个环节的防线,以帮助我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