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6月7日电题:为“天问一号”装上“千里眼”——福光股份光学镜头里的创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陈旺
走进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一张火星高清照片夺人眼球。由福光股份提供的“天问一号”上的星敏感器光学导航系统,最远可在1000万公里的距离识别到火星。
定制产品犹如“千里眼”应用于航天任务,非定制产品在无人驾驶、数字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显身手……近日,记者走进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从一枚枚光学镜头里,感受到科技创新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活力和动力。
要追“光”也要追“星”
走进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光股份的展厅内,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镜头令人目不暇接。桌上摆放的镜头,有的小如一个圆点,有的大如一个圆盘,还有组成球状的鱼眼镜头,也有组成探枪式的方形镜头……
作为中国光学镜头领军企业,福光股份依靠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行走在追“光”路上。
“每一种产品都代表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持之以恒坚守主业。”公司研发负责人唐秀娥说,福光股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一心一意做好产品。现在公司的光学镜头,正成为信息化世界追“光”的“眼睛”。
目前,福光股份的定制产品犹如“千里眼”,包含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应用于“神舟系列”“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国家航天任务。同时,在无人驾驶、数字城市、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安防等非定制产品领域,福光的产品也无处不在。
“市场的需求点就是创新的发力点,公司‘跟着市场动’,不断投入研发创新。”唐秀娥说,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公司持续开拓车载镜头、红外镜头、机器视觉镜头、投影光机等新兴市场,业绩实现了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稳中有增,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3%,净利润增长12.71%。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把握市场发展脉络,福光股份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已成为海康威视、华为、博世等知名企业的主要镜头提供商。
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走进公司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一边是自动化的车间,不同类型的抛光设备在飞速运行,各种机器人手臂在高效工作;一边是实验室,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检测着产品。
“90后”技术骨干翁其凡忙着带领团队进行产品加工调试。“加工调试的速度与质量至关重要。客户经常会提出一些时间紧、要求高的‘苛刻’条件,我们都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技术去应对。”翁其凡说。
创新的活力由何而来?福光股份董事长何文波说,原为老国企的公司曾经由于研发实力不足,一度走到破产的边缘。2006年,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民营资本控股,引入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一举措释放了企业内部发展动能。
创新,必须全力以赴。针对“卡脖子”关键技术,福光股份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先进设备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对于员工,公司坚持实行“三能”原则: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才能进能出。
“我们允许创新不以岗位为界,实行工艺和研发创新并举,让工艺线上的工人和研发人员站在同一跑道上。同时实施多重激励叠加,形成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唐秀娥说。
狠抓创新,让福光股份不断迈上技术新台阶。首创大口径大视场透射式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加工技术,首创4K、8K、10K超高清镜头,镜片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在展厅里,发明专利摆了一面墙。唐秀娥说,立足自主创新,目前公司拥有600余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0项,多个技术攻关在行业内实现了零的突破。
争做全球领先的“追光者”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在变。要在光学领域下真功夫。”何文波说。
去年以来,福光股份持续探索非球面设计、加工、检测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设计一米级口径的大视场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相关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完成大口径折反射式10K超高清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助力天文观测看得更远、更清晰……
目前,在公司位于福清的三号基地,全光谱精密镜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将实现公司光学镜头产能从可见光到红外的全光谱全面提升。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今年2月,福光股份发布了追光者1号持股计划,拟设立员工持股计划。何文波说,希望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与公司共享利益,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潜能。
“当前,我国的光学技术和世界顶尖水平还存在差距。仅仅跟跑是不行的,必须要创新,成为领跑者。”何文波说,“我们将持续开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特种领域,以及安防、车载、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等民用领域业务,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学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