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谈丨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精神境界

日期:06-03
党员干部方圆中央纪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评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陕西省纪委监委挖掘东汉大儒杨震“四知”慎独事迹,联合打造秦腔廉政历史剧《关西夫子》,在全国全省接续巡演,为党员干部提供滋养;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纪委监委推动党员干部共享古今廉政书籍,常态化读书分享,涵养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品德……近期,各地各部门创新廉洁文化建设方式方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基因,让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文化滋养,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党员干部要学会运用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从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中汲取持廉守正的文化养分,自觉做廉洁奉公的模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文化历来尚群尚公,推崇“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治国莫先于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既是道德倡导,又是行为实践,千百年来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要常怀天下为公之心,在“公烛之下、不展家书”里见贤思齐,从“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中自我惕厉,自觉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廉者,政之本也。”在中华文化中,清正廉洁不单是“仕者之德”、“细行第一”,更是“国之四维”、兴衰所系。官吏廉洁与否,不仅事关个人形象、社会风气,更关乎国家兴亡。《汉书·宣帝纪》有言:“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官员不能保持清廉公平,国家治理就会衰败。“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党员干部要自觉将廉洁作为立身之基、为政之本,在“日用节俭,可以成廉”的古训中汲取养廉智慧,在“非吾所有,一毫莫取”的坚守中涵养霁月胸怀,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涵养精神、浸润心灵的源头活水,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培育高尚品德的富矿宝藏。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玉长)

国际粮价波动,中国做了哪些准备? 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重点项目多点“开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