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及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保基本民生等多项政策。
现在稳经济增长已成为各个部门经济工作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具体33项措施分别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新京报贝壳财经就此邀请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两位嘉宾进行在线直播解读。
财政、货币政策亮点几何?
在此次国务院发布的通知中,33项措施中就有7项是财政政策,涵盖税收、社保、专项债、政府采购、融资担保等多种财政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关于特别国债的发行。
就是否有必要发行特别国债而言,刘锋认为,从目前国家整体债务水平来看,相比地方债、企业债、居民的债来看,国债现在可以使用的空间更大;另外,相比国外,我国国债占GDP比重较低,发行空间相对较大。
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刘锋指出,利率是所有资产定价的一个锚,“如果利率降下来,所有的资金成本都会有所下降。”
在他看来,我们还有一定的降息空间,但空间已不大。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且现在全球通胀升息预期有所提前。
刘锋认为,从其他货币工具来讲,流动性目前非常充裕,问题主要在于需求端——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真正有困难的人群跟企业,要直接给他救助,在它有生存能力之后,再考虑发展,即给予优惠条件,包括获取资金的渠道和更低的资金成本。”
他还表示,居民部门的负债率也高,不少人还贷压力大,这方面要给予关注。“我们要再造很多贷款本身的体系,比如信用体系;还要有一些增量工具,降低资金获取成本和各个环节的收费。”
一揽子政策如何形成合力?
“我们还有很多工具来解决问题。比如,发消费券等功能将来都可以用,另外国债发行空间也有。”刘锋表示,但要注意不能一搞宽松,市场就误以为要搞大水漫灌。
刘锋指出,此次政策强调的是要提高效率,要压实责任。“这个钱用来救急的、发展的。压实各个主体的责任,优化整个体系流程,在这些领域,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
他还强调,此次通知中的很多措施逐渐落地需要时间,而且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要尽快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
此外,谈及国外政策是否会影响国内的发展时,刘锋认为,尽管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独立性非常强,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世界的供应链、产业链联系密切,所以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会受到一些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于二季度经济的发展,市场关注颇多。刘锋认为,对经济造成影响最大的时间段是二季度4月份跟5月份,所以4月包括5月的数据相对较差。但目前已经过去。
他还指出,6月份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有所恢复,但是完全正常还需要一些时间。“中国的经济体量跟经济韧性发展空间非常大,只要我们有信心。如果下半年恢复的正常,经济有很大的可能性实现正增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胡萌顾志娟编辑陈莉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