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8日讯(记者史瑞丽特约记者许晶亮通讯员王伦)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的三十六曲溪,一弯曲溪蜿蜒如飘带,一路水润向北洋千亩良田。连日来,作为海口市“米袋子”的琼山区组织农民抢收早稻,处处能听到机械的轰鸣声,田间地头洋溢着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该区早稻种植6.7万亩,产量预计达3.35万吨。
“向北洋是云龙镇最肥沃的田洋之一,每年11月插秧,次年5月前后收割,平均亩产上千斤,是水稻丰产区。今年的稻谷已经收割完。”5月27日下午,云龙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红旗镇墨桥村,水稻种植大户、“琼山福稻”种植基地管理人员邓育辉,这两天正张罗收割机收割水稻。现场,收割机手对着一块稻田切割、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邓育辉告诉记者,以“公司+农户”模式打造的“琼山福稻”品牌,让今年的早稻既能丰产,也能丰收。
“琼山福稻”是琼山区政府联合五田家控股有限公司打造的水稻品牌,亩产可达650公斤,产量较传统品牌提升30%,稻谷售价较传统稻谷市场价提升20%,农户年收入较传统种植方式增收4000元/亩。
“‘琼山福稻’基地面积约22098亩,今年早稻预计将加工成1万吨大米推向市场。大米颗粒分明、糖分低,备受消费者青睐。”琼山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琼山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共赢为根本、以平台为依托,做大做强“特”字文章,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公司+农户”的方式,盘活撂荒耕地资源,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
琼山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琼山区将结合“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落实稳面积、稳产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做好晚稻种植工作,种下致富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