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5月28日,在新京智库春季峰会2022“经济之策:大内需新消费——统一大市场,消费新变局”主题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围绕“稳增长”“促消费”“建设统一大市场”等带来各自观点。
经济稳定、恢复信心尤为重要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论坛上,多位嘉宾谈到,在当前内部经济发展、疫情及外部形势变化的情况下,经济稳定、恢复信心都非常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首先要从政策、法律规则的层面建立恢复经济的预期和信心。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控制好疫情,同时,要想办法保证供应链的完整,要保障民生、稳就业。“受疫情影响,一些地区的小微企业碰到了很大困难,短期来看,要从制度政策层面纾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眼前问题,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从长期来看,吴晓求认为,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就是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有积极性、创造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实现经济增长需要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来考虑。尤其要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和地区之间的配置效率。特别是劳动力、土地和人口等生产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配置。“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在农村和城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有助于各个地方实现产业的合理集聚和分工,这样就会形成有的地方可大量集聚制造业和服务业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有的地方承载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功能等。”
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关注消费转型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GDP的增长是为了让人民有更多的收入,人民收入的增长是为了能够更多地消费,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当代经济中,消费尤其重要。“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正像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来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中供给方面不足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和生产主要是围绕消费进行的,只有满足消费的投资才是有效的。”
海闻指出,促进消费,首先要关注“未富人群“,要保证他们的收入和就业稳定。对于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促进这部分人群消费就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使得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他们的需要。建立充分的公平竞争市场、推动“供给侧”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开放,都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措施。
当消费从“节俭原则”向“快乐原则”转变,当网红、文创成为新的商业模式,商家、企业应该做出哪些转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指出,商业模式转型、产业转型的根本是人们消费原则的转型,当人们越来越多的愿意为文创、体验感、休闲文化买单时,企业要加大在科技研发、打造独特竞争力方面的持续投入,实体商业也要从零售为主变成休闲、文化、体验、娱乐为主。尤其是实体商业,要想根本转型,就要从过去的卖商品为主,转型为卖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整合生活方式。“商业竞争的根本也从过去的商品品牌竞争、提升坪效,变成追求更多体验的竞争。”
在主旨演讲中,多位嘉宾提到了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吴晓求表示,各地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才会去。从当年的深圳,到现在的海南自贸港,都能体现出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海闻认为,促进消费不仅仅是需求方的问题,还有供给方的问题。生产者必须提供人们愿意消费的产品,“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充分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这个市场的营商环境要好,企业能够通过这个市场发现大家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消费。同时,通过利润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让企业积极地关注市场,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一个充分的积极竞争的市场,包括营商环境的改善,不同体制企业的公平竞争。这是生产者能够准确了解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消费的重要机制。”
建设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平衡发展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统一大市场所提及的大市场具有体量巨大、消费旺盛、需求多样的特点,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中国建立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和世界共赢。”
“这个大市场是全球主义战胜冷战思维,有利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当前,全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及大小国之间差距较明显,生活水平比较拉开的情况下,有利于我们弥补这种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市场中,共同遵守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原则,一切都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对全球而言都有好处。”
魏建国同时认为,统一大市场的市场不仅是创新交流的大平台,也是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交流的平台,全生产要素在这个大“码头”实行最佳配置,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这个统一的大市场像吸铁石一样,可以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生产要素在这个地方进行最佳的配置。”
吴晓求认为,统一大市场重要的目标是要消除市场的分割和垄断,无论是分割还是垄断,都拖慢了经济效率。强调统一大市场实际上是反对垄断,提高效率,让经济竞争更具有公平性,这样能够使综合经济有更高的效率,能够促进经济要素合理自由的流动。
当今,保护知识产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与成果转化都显得尤为重要,赖阳认为,统一大市场对于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假货体系、食品安全卫生保护体系,以及出现纠纷之后统一的判罚标准、企业跨地域投资、资源流动、准入门槛都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经济发展也会在统一大市场推动下更加平衡。
统一大市场需市场和政府功能协调配合
“我们提统一大市场,绝不意味着否定市场差异性。”吴晓求特别强调。他表示,不要以为统一大市场就意味是“用计划经济的理念手段来走今天的路”,“统一大市场不是‘计划经济’,而是推动市场更有效率,同时尊重市场的差异性。”
在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陆铭认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价格机制对于生产要素配置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跨界的公共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需要政府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建设。此外,全国要有统一的市场监管标准,行业进入的负面清单等,这样才能够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陆铭还特别提出,当前存在担心统一大市场不利于区域平衡、片面强调人口和经济集聚成本、忽视国内移民的积极性三大观念障碍。他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在逐渐集中,并正向经济集中的趋势靠拢,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正在走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的道路。同时,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进,人口集聚所带来的污染和环境等问题也在不断克服。
新京报记者王萍
编辑王琳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