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扫码”,已成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关键环节。城管执法部门在近期检查中发现,部分“三类场所”仍存在验码测温不规范的现象,有的用“自查”代替“扫码”,有的存在验码测温盲区。执法人员表示,验码测温不规范,不但存在安全漏洞,让“验码”失去了意义,还为流调工作带来了难度。
5月26日上午,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对丰台区“三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首航超市太平桥店,超市虽然设专人验码测温,并在门口贴出了健康宝二维码,但执法人员还是发现了问题。
原来,超市的验码测温岗在进门处十余米的拐弯位置。从门口到验码测温岗的这段距离,设有电子产品、维修手表等多个柜台,该区域却无人值守。执法人员发现,顾客光顾这些柜台时,并没有人负责查验顾客的健康宝和体温。显然,这里存在一个验码测温的盲区。
“一个不起眼的安全漏洞,就会让验码测温工作流于形式。”执法人员表示,验码测温是把好“三类场所”进门关的关键环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虽然“三类场所”都设立了验码测温岗,但验码测温不规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除了验码测温岗设置不合理之外,用“自查”代替“扫码”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执法人员介绍,打开北京健康宝页面,“本人信息扫码登记”和“本人健康码自查询”都可以显示健康码状态,但两种方式却有很大不同。在疫情流调工作中,行动轨迹主要是通过扫码留下的记录来生成,如果选择“自查”,就无法留下记录,从而为流调工作带来了难度。在本轮疫情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市民在进入公共场所时,应选择“扫码”,而非“自查”。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该超市的收银员未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指引》的要求佩戴防护手套,直接接触商品和现金。执法人员立即向超市负责人指出存在问题,并责令要求当场整改。
据了解,自4月22日本市出现新一轮疫情以来,按照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市城管执法局统筹调度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检查执法,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餐馆食堂“三类场所”疫情防控检查执法,紧盯未落实测温验码等行为。从4月22日至5月25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已检查“三类场所”重点单位9.18万家次,执法公示问题单位3355家次,并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管执法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三类场所”相关单位落实“四方责任”,把好进门关、消杀关。针对验码测温环节,城管执法部门将进一步督促、检查、指导“三类场所”在进门处设立专人专岗,对每一名进入人员务必进行验码测温,并且确保二维码和测温仪器等设备能够正常使用,避免让测温验码环节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