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3起养老诈骗案宣判
正义网北京5月23日电(见习记者何慧敏)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3起养老诈骗案件于5月19日宣判。3起案件涉案金额近20亿,老年被害人1500余名,17名涉案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据了解,3起案件分别是以销售“地宫穴位”等项目的朱某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销售假冒养老产品“301参茸倍力胶囊”的杜某等人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以“养老床位”吸引投资的高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苏州市检察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介绍,3起养老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大多通过墓地买卖、养老床位购买、虚假保健品出售等投资、医疗名义对老年群体进行“钓鱼式”宣传,一步一步将老年人引诱至预设的陷阱中。
通过梳理3起养老诈骗案件的特点和惯用伎俩,记者总结出部分“套路”,希望老年人提高防范诈骗的能力,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利用“身后事”虚假宣传诱惑老年人投资理财
诈骗团伙常常设立多个资产管理公司,组织销售团队,利用老年人关切的“身后事”,将已经被政府部门叫停的“墓地投资”“地宫穴位”等项目重新包装成能够投资返利的理财产品,以还本付息、高额年化收益为诱惑,变相非法吸收资金。为了扩大宣传面,团伙成员通过散发传单、办酒会、业务员推广等方式,让老年人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购买产品,从而陷入“理财坑”。
灵丹妙药藏在广播里健康指导实则诈骗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犯罪分子针对老年群体的养生保健需求,虚构具有治疗慢性病特效的“灵丹妙药”大肆推广。诈骗团伙先是非法获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然后以赠送“评书机”“录音机”之名,将提前录入“补足阳气”“强身健体”等宣传语和咨询电话的定制录音设备,免费邮寄给老年客户,引导其反复听“某中医、教授”讲解产品疗效。为了推广产品,团伙成员还会冒充“专业健康指导老师”,通过电话询问老年人身体状况,推销假冒特效药。
投资养老床位能长期返利“拉家常”诱导投资
犯罪分子往往在老年群体聚集的农贸市场、公园等地,安排业务员推广“一元买鸡蛋、食用油”等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活动,吸引老年群众进入门店参观。在参观过程中,业务员会向老年人宣传“一笔投资,长期返利”的养老床位、住房投资等业务,并免费带老年人参观养老基地,通过所谓的“公司资金实力展示”,打消部分老年人疑虑。
当部分老年人产生投资意向后,团伙成员便与其添加微信好友、组织微信群,与老年人聊天,通过“拉家常”“诉苦衷”等方式拉近距离,展开情感攻势,造成“亲如一家”的假象,诱导老年人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