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奥密克戎传播快的特点,更好地做到“早发现”,相关部门提出,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检测频次和检测人群具体如何设计?检测质量和防控效果,又如何做到有效达标?《新闻1+1》连线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共同关注:15分钟核酸“采样圈”,会带来什么改变?
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传播代际间隔只有2.83天,奥密克戎给国内各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新情况,最近,常态化核酸检测已经陆续在多个城市全面铺开,对于核酸检测频次和常态化核酸检测人群,各地是如何具体要求的?
杭州实例丨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4月29日杭州进行48小时核酸筛查,其中一例阴性在5月1日再次检测时变成了阳性。发现阳性之后第一时间对他所在的小区进行封控,只是管控到楼栋就可以,也没有其他关联病例出现,这样对整个社会面的影响非常小。
杭州为何将常态核酸检测频次定为48小时?
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考虑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传播时间也是48小时到72小时,所以杭州现在采取48小时核酸检测。后续我们也将根据疫情的动态变化做一些动态调整,短时间内暂时还是按照48小时核酸检测来要求。
杭州: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充分利用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医务力量
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我们前期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时,主要依靠公立医院机构的医务力量,这其实对正常的医疗秩序有点影响。后来我们在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中,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除了利用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外,充分发挥了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医务力量,还包括校医等,同时还聘任了原来离退休的医务志愿者。目前,杭州全市共有6.2万人的采样力量,每天都在1.2万人以上来进行48小时核酸检测,所以这方面力量已经比较充足了。
常态化核酸检测与大规模封控,哪个成本更低,代价更小?
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不低,但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所带来的经济成本相比,这个投入还是非常小的。如果出现大规模封控,经济就会出现问题,社会面的稳定也会出现问题,这不是以经济成本或者代价来计算的。综合考虑以后,我们觉得还是通过常态化的核酸检测,48小时的检测效果更好。当然也不能一招制胜,在通过核酸检测动态清零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综合能力,我们提高了快检测、快流调、快隔离的能力,更好地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让杭州在疫情防控上由被动变主动
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一方面,通过48小时的动态核酸检测,可以将原来的被动防控转变为主动出击,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被感染者,第一时间找到风险人群,把管控区域和范围缩到最小。另一方面,杭州也在综合施策,比如我们在全市已经储备了6.5万间隔离酒店,建好了方舱医院,也储备了全市大约上万间的健康驿站,同时也不断强化杭州市的省属市属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一旦有重症病人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干预救治,全方位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杭州也吸收借鉴了各个兄弟城市的经验,也吸取了他们的一些教训,全面做好应对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工作。
常态化核酸检测,质量如何保障?
五一前后,全国多地大幅增加核酸检测点,很多城市提出要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目标,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在成为不少城市的标配。而大量增加日常核酸监测点,能否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核酸检测机构的资质以及规范运行,又该如何保证?
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何先在大城市推行?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在大城市开展15分钟核酸检测,这是基于几点考虑:①从传染病防控角度上来说,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范围更多,这是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重要潜在危机。②大城市医疗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在应对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上各个大城市提早做了很多准备。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在大城市里建立了15分钟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大家对15分钟的这个概念非常容易接受。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个人认为开展15分钟核酸检测,更好地体现了便民的原则,而且对城市、政府和老百姓来说,它的可操作性、可及性都非常好。
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未来可能是回归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回想近三年“抗战”疫情,从最初的“遭遇战”,逐渐发展到“阻击战”,到“歼灭战”,现在我们处在“歼灭战”和常态防控之间。为了防止大面积大规模的疫情,防止聚集性疫情,尤其是针对奥密克戎的传播特点,我们要维持正常生活,必须及早发现规模性疫情,聚集性疫情的苗头,发现潜在传染源。而在我们现有的检测手段当中,无论是抗原还是其他方面的多点触发机制,可能15分钟核酸检测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所以15分钟核酸检测可能是维系我们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