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锐评丨莫因心理失衡入歧途

日期:05-17
党员干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我工作了几十年,我同龄的很多人都已经住上好房,开上好车了,让我觉得自己‘混’得很失败,心理上开始失衡。”近日,媒体披露了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人民政府原扶贫办负责人李传跃违纪违法案相关细节。内心失衡,贪欲蒙眼,李传跃向扶贫项目伸出黑手,肆无忌惮敛财,挖空心思实现“个人富裕”,最终走向违纪违法犯罪的深渊。

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对党员干部而言,心理失衡危险更甚,是走向腐败的重要诱因。“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有些党员干部不知足、爱计较、盲目攀比,总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职位职务未达自己愿望,物质待遇比不上别人,是自己“吃亏”,便想方设法用手中的权力搞平衡、搞补偿。

梳理一些查处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心理失衡“跑偏”的例子。比如,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机关党委副书记、副县级审判员胡政,看到商人老板住星级酒店、吃高档餐厅、穿名牌衣服,一天消费几千元、上万元,对比自己的工资,产生了巨大心理落差,对相关人员的“示好”也从“不敢”到逐渐动心;浙江省国资委原党委委员、副主任朱恒福,自认为在省国资委干的工作和企业一样,但物质待遇却明显差了一截,心理不平衡,牢骚满腹,甘于被“围猎”;四川省青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原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春雨,“以前抽十块钱的烟,喝不入流的酒”,在与周边人的比较中忘了初心,从追求桃李满天下变成所谓“有面子”的高档消费、物质享受。

心理失衡是表象,根子里还是理想信念丧失,贪欲作祟,追逐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如果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拧得不紧、价值观不正确、意志不坚定,那么面对各种诱惑,就很可能从“眼红手痒”到心理失衡,直至突破心理防线,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鲜活的案例表明,一些人在“羡慕嫉妒恨”中迷失了方向,在“绝不能吃亏”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其背后往往是思想滑坡、贪婪作怪。

治疗党员干部心理失衡这样的“心理疾病”,归根到底,在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免疫力”,必须把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坚持对人平和、对名平静、对利平淡,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贪婪的尽头是毁灭,这是一笔再清楚不过的“廉洁账”。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既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心思用在廉洁从政、一心为民上,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懂得知足知止,堵住贪腐入口;又要勤于自省,修身律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时刻校准航向,把握住自己,确保心态不失衡、方向不走歪、道路不走偏。

河北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排协确认:2021至2022赛季男排联赛仍将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