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推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一段时间以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紧扣“严真细实快”作风能力要求,成立5个调研组,深入10个区(市),高新区、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50多个重点企业,多主题多场景用好用活“一线工作法”,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助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进位争先。
在一线掌握情况,让企业“挑刺”
对涉及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一线,围绕营商环境、复工复产等问题问需市场主体,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
4月15日,调研组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提供智力、技术、物资支持的高新生物医药企业群体进行专题调研,并在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与立菲生物产业、盘古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商会等10余家企业和商会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一改以往企业向政府汇报的“常规套路”,变为政府向企业汇报,让企业进行“挑刺”,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及对我市营商环境的感受和改进建议。
4月21日,调研组赴金家岭金融区调研,并邀请平安银行、上实发展(青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储证券、青岛市科技创新母基金、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5家企业参与座谈交流。在座谈中,深入了解金融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难点堵点以及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4月27日,调研组围绕“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药食同源产品进口便利化通关”试点任务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赴青岛海关调研,重点了解了疫情防控形势对跨境贸易和通关物流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市在供应链链条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亮点成效和创新打算,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创新突破提供了基础性参考。
在一线解决问题,问“计”服务对象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在调研活动中瞄准市场主体急难愁盼,以“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当好市场主体的“店小二”。同时问“计”于服务对象,倾听服务对象心声、汇集服务对象智慧,请服务对象“把脉”。
3月1日,调研组赴胶州市铺集镇现场调研营商环境,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实地调研源氏木语(青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聘请企业总经理为我市营商环境体验官;赴铺集镇便民服务中心调研,我市青年政务服务团开展了“政务服务进镇街”行动,设立“青年政务服务驿站”,延伸政务服务链条。同时,在项目现场召开胶州为明学校项目协调会,针对学校设立涉及的土地、消防、办学等方面难点进行了现场统筹协调推进。
4月26日,调研组赴市妇联、团市委进行调研,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协会、青年驿站等平台作用,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互动共情。
4月28日,调研组围绕“搭建常态化营商政企沟通机制”主题,赴市人才赋能中心和喜马拉雅青岛融媒体中心调研。青岛人才赋能中心将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充分开放应用场景,发挥高级专家协会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市场体验官“三员”制度建设,共同打造“营商会客厅”等品牌。调研组向喜马拉雅青岛融媒体中心介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深入探讨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讲好营商环境“青岛故事”,合力提高政策知晓率、兑现率和社会参与度,提升青岛营商环境影响力。
用心问“效”,在一线锤炼作风能力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在调研活动中突出实践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在改革攻坚中解难题、转作风、强能力。
4月20日,调研组赴市市场监管局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探讨制定行政许可退出规程和探索药食同源产品进口便利化通关改革路径。针对行政许可工作“重准入,轻退出”等问题,调研组深入调研了法律法规、司法判例、学界理论和实践做法,在此基础上,市行政审批局研究提出探索制定国内首个行政审批机关行政许可退出工作规程。
疫情形势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对医药卫生这个“特殊行业”,对“医生护士”这个特殊群体,实施了政务服务创新的“特殊关爱”。开展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注册数智化改革,打破系统数据壁垒,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优化升级系统功能,提升网上办事便利度;探索智慧服务场景新应用,实现“以数字化助力高效医疗审批,以智慧化赋能健康青岛建设”,推动青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2年年底前,在省内率先实现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专网系统与通用审批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全国率先建立智慧应用场景丰富的医疗卫生政务服务平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