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宋潇戴竺芯
一粒青花椒,搅动餐饮行业神经的同时,也在廓清商标维权的边界。
2021年年底,发生在四川成都、广安等地,围绕“青花椒”产生的系列商标侵权案件,让青花椒从一种川渝地区盛产且广受欢迎的调味品,成为一个法治“注脚”,先后被写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至今,它所带来的讨论和关注,仍在继续。
“青花椒”一案的意义如何延伸开来?又该怎样夯实法治建设基础?近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四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诸多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努力。
2021年2月5日,天府中央法务区在四川正式启动运行,成为全国首家从省级层面主导建设的法务集聚区。2022年4月22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审判点、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在天府中央法务区的揭牌,这一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导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正在将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的愿景,化作现实。
“青花椒案”的延伸
成都温江邹先生经营的花椒鱼火锅店,带有“青花椒”的招牌已经重新挂上。
那面落款为“四川青花椒鱼火锅被诉全体商家”的锦旗,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商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重新挂上牌匾的感激和喜悦,同时,也让“青花椒案”成为了法治宣传的活教材。
2021年年底,四川成都、广安等数十家餐馆突然被一家远在上海的餐饮企业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的店招里含有“青花椒”三字。在成都经营“温江五阿婆青花椒鱼火锅店”的店主邹先生就是其中一名店家,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起诉侵犯其“青花椒”商标权并索赔5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邹先生败诉,赔3万元,他不服,上诉。二审过程中,法官审理认为,邹先生经营火锅店在店招上的“青花椒”属正当使用,其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当庭宣判,驳回上海万翠堂的全部诉讼请求,并承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
至此,“青花椒案”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一个代表性事件。
该案先后被写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今年4月19日,四川、重庆两地高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地2021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21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中,“青花椒”一案再被“点名”。
白皮书内容显示,该案的判决在充分保护注册商标合法权益的同时,既强调权利人的维权要有法定边界,对他人的正当使用和诚实经营行为无权干预和禁止,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又尊重人民群众的常识、常情和常理,切实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让“良法”更加“善治”。
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青花椒”案背后,也反映着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事实上,根据四川法院对外公布的数据,从2017年至2021年以来,四川法院知识产权收结案情况均逐年攀升。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背后,其实是因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增强。仅2021年,四川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481件,审结21762件。
面对案件量的增长,四川法院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回应知识产权司法需求的同时,坚持开拓创新,不断优化公正高效的审判机制。比如,成都中院大力开展的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就已初显成效,已形成了难案团队、普案团队、简案团队的新模式,审判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持续优化
事实上,“青花椒案”的改判以及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了“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而“碰瓷式维权”背后,正折射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的一块短板。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其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层面,最高人民法院给予高度重视。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呈现大幅攀升的态势。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41.19%。京沪苏浙粤5省市法院收案数量仍然保持高位运行。
而在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任重而道远”。
该如何优化?4月22日,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在天府中央法务区揭牌,它的前身,是2017年成立的“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该法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法庭深化知识产权案件三级分流改革,将85%的审判资源投入到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联合知识产权局、版权局、产业园区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延伸司法保护链条,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这之前,包括成都互联网法庭、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成都金融法庭、成都破产法庭都相继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随着后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审判点、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成都知识产权法庭的揭牌,一个更加完备的司法审判平台初具雏形。
天府中央法务区的角色变迁
在这之前,不断有人在问,天府中央法务区到底是个什么区?这一年多来,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曾介绍,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现代法务集聚区。
实际上,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天府中央法务区的建设纳入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和依法治省全局统筹谋划,作为全省重大原创性原动力改革部署推进。
换句话说,天府中央法务区,已经成为新时代法治四川建设的一张重要名片。
对此,四川省委依法治省办主任,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做客省政府网站时曾介绍,天府中央法务区在设立之初,就目标鲜明提出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务、法治理论研究创新、法治论坛交流合作、法治文化教育培训、智慧法务、涉法务全链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创新聚集区。
“自去年2月5日启动运行以来,已取得了‘建平台、聚资源’的阶段性成效。”除此之外,刘志诚说,天府中央法务区得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大力支持,批准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审判点、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四川联络处、国家律师学院西部分院等一批专业机构,还聚集了金融法庭、破产法庭、互联网法庭、知识产权法庭、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等司法机关13个,引进了北京通商、泰和泰、法证链等法务服务机构100余家,打造了线上智慧法律服务平台——“天府法务网”,初步形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端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带”+“法治文化交往节点”的“一心一带多点”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