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店奇遇

日期:04-24
书店

旧书店奇遇

陪夫人逛街是个辛苦活儿,尤其是陪她买衣服,更是劳力又劳心,既要不惜脚力陪着跑,楼上楼下,这摊那店;又要不惜脑力,当好参谋,评价款式,帮助砍价。这天好在夫人恰巧遇到闺蜜,好在遇到一家旧书店,于是我被允许自由活动,我则走进这家旧书店。

如今,街面上书店是难得一见的。读纸质书的人本来就不太多,谁来买书呢?再加上互联网时代受网店冲击,实体店基本上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偶遇一家书店,也不管他是卖新书或是旧书,对于喜好读书也爱买书的我来说,就像饥饿的人遇到小吃店,搞饱肚子成为第一要务,也不管小吃店里食材的高低贵贱了。

旧书店里十分狭窄,大约九平米的面积被四排书橱挤得满满当当,需侧身方可进入。书无疑绝大多数是旧的,但品级不低,有全套的《资治通鉴》,有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还有一些老版的连环画之类。从外形看,几乎都是饱经风霜的“仪表”。旧书群中,也夹杂一些全新的书,几乎就是从印刷厂直接被拖进来的。店主是个三十来岁的人,个头不高,戴着眼镜,脸上有些书卷气,但似乎不大爱说话,缺乏生意人所惯有的热乎劲儿。本想与他交流几句,可见他爱答不理的,似乎不大愿意与人沟通,估计是怕泄露商业机密吧,又一直不停歇地忙碌着,我就收住自己的好奇心,专心浏览书架上的书目。

“这套《三国演义》什么价?”作为主顾我还是要不免发问。

“那套不单卖的,这里还有其他版本的。”他冷冷地回答。他所说的“不单卖”,就是说,要买的话,那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必须一并卖出。

果然,我见到了好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中华书局出版社的,还有长江文艺出版社等,种类还真不少!

我抽出一套上下册的,再问他什么价,他答,二十元。实际上这套书,除了封面有些旧,内页几乎是崭新的,我甚至断定书中每一页上,专家都“勘验”不出指纹来。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多好的书啊,就这么低价处理啦!

“书来啦!”一个白发老者骑着电瓶车利索地停在门口,将车上驮的一蛇皮袋东西卸下,拍了拍手,显得很轻松。

“来啦?”店主走出来,“打开看看怎样。”

老人麻利地边解绳子边絮叨起来,“这次搞的书好,你一看就知道,品相好,又是成套的,不像上次,吃了人家的亏,害我折了五十块钱……”

四十多本书,被老人从蛇皮袋里倒出来,就像菜市场卖菜的,把自家地里的或是贩来的大白菜倒出来一样,摆放在地上。

“还是老价钱。”老人说着,又将摞放在地上的书点一遍,“你看,品相多好,都是好书!”

店主揉了一下鼻子,说:“两百八十八吧!给你个吉利数。”

老人笑着说,“你还不是看着给嘛,都是老主顾了。下次还有好的,我给你送来。唉!上次吃了人家亏,折了五十块钱……”

交易结束了,老人骑着电瓶车走了。店主又忙着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分门别类地码上书架,一趟一趟地。

店主透过厚厚的眼镜片睃了我一眼,发现我还艰难地在书橱之间挤来挤去,似乎察觉出我是个“老书虫”。他提醒我,后面还有书,楼上也还有。

果然,拥挤的前店后面还有一间,比前面大,楼上一间更大,完全是一间旧书库,又恍如一家规模不小的图书馆。

蓦地,一本装帧精美的新书闯入我的眼帘。作者的名字,是我的老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历史系,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也笔耕不辍,好像出版了好几本书,我也有幸收到了其中的一本。他的文章文笔清新,语言优美,论述也极富哲理,他的书至今珍藏在我的书橱里,而且,书法绘画也颇为精到。然而,今天在旧书店里见到老师的书,心里不免有些怅然,就好像在垃圾堆里见到传说中的“和氏璧”,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翻开扉页,更是让我感到惶惶然。只见老师的亲笔赠款:“王某某先生雅正!”老师在自己的大名后缀上“敬赠”二字,附上年月日,并郑重地盖上自己鲜红的印章,阳文篆体字。在白色的扉页、老师遒劲潇洒的字体和红色的印章之间,我的脑海浮现出老师慈祥睿智的面容,耳畔仿佛响起老师谆谆教诲时抑扬顿挫的话语。

唉,这位王先生,你太不珍惜老师的真挚深情了!老师赠给你书,你肯定没有翻阅过,洁白的纸张,板正的书型,表明你从没有“雅正”过。你随手一丢扔在你家某个角落,某一天你又随手出卖给收破烂或收旧书的,老师的心血被你当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试想,要是老师哪天在此地见到这本书,不知该作何感想?

有人说,逛旧书店,最容易感觉到的是满足与遗憾这样两种强烈的情绪。满足,是因为好书四壁,见猎心喜,遗憾,则是因为永远有那么多书自己买不起、看不完,也永远有那么多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见到了,一个犹豫,就是错过机缘。此时此刻,除了有上述同感以外,我感慨更多的是对写书、出书的理解。

夫人听说我的“奇遇”和感慨之后,倒不以为然。她说,也见怪不怪,世上好东西不被珍惜的事太多了。我不禁哑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检察院)

犯罪所得还是犯罪孳息 甘肃泾川:在明确侦查方向和取证重点上用心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