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日报
坚持党建引领,我省三个村庄蹚出乡村振兴路——
支部领唱
近日,俯瞰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共享农庄。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海南日报记者金昌波李佳飞曹健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五个振兴”,如同一曲乡村振兴大合唱。而党支部就是其中的领唱者。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我省的三个村庄,记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红”与“绿”的交响
说起自己的村子——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90后”符海根是自豪的,村中冯白驹故居老宅,她去过无数次。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是周恩来总理对冯白驹的评价,这让符海根牢记在心。
根植于村民们心中的红色基因,让符海根从小耳濡目染。听长辈们讲革命故事,她心中最敬佩共产党人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
2016年,符海根大学毕业,她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回到村里,加入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队伍。
熟练操作手机、电脑,善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上做事耐心细致,符海根很快便得到大家认可,成为处理村庄事务的好帮手。
“没想太多,就觉得能为家乡做点事,挺好的。”笑起来的符海根,略微有些腼腆。
2021年3月,云龙镇村级“两委”换届,符海根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别人眼中小小的“村官”,她却感到肩上的责任一点儿也不轻。
为什么?这得从长泰村优越的“红”“绿”资源说起。
绿色生态,是长泰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村庄坐落于南渡江畔,俯瞰可见“三十六曲溪”湿地环绕,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也因此,金棕榈、海科大等一批项目相继在村子里落地。
但如沉睡的红色文化资源一样,落地项目并没有真正带动整个村庄发展,除了微薄的土地租金,村民没有可持续增收的产业。
这,成了扎在符海根心里的一根刺。
为帮助村民增收,符海根想到发展庭院经济,便去联系花卉苗木企业,向村民免费提供种苗,“种苗免费,企业帮助销售,这是纯赚的买卖。”
于是,符海根和村里党员挨家挨户发动。但没想到,村民积极性并不高——企业答应供应10万株芒果树苗,最后只发出去1200株。
村民不愿意,一下子打乱了符海根的计划。
必须换一条新路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符海根决定:由党支部带头,发展村集体产业。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云龙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在盘点清楚村里的闲置地后,长泰村还注册成立了村级公司,符海根兼任企业法人,带领村民发展村集体产业。
为更好推进工作,符海根发起成立了长泰村“联合大党委”。
什么是“联合大党委”?符海根说,“联合大党委”由村党支部和在村里发展的7家企业党支部组成,目的就是以党建为纽带,整合村中项目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符海根举了两个例子:
一块7亩多闲置土地,成为村里的“老大难”。“联合大党委”发挥作用,协调相关成员企业指导村民种植葡萄,发展热带园艺和种植示范基地。
一家企业遇到污水管网设施建设难题,在“联合大党委”的协调下,符海根作为村干部代表,出面协调解决,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说到底,实行‘联合大党委’机制,受益的不只是村民,也有我们这些企业。”金棕榈基地负责人张华表示。
在挖掘红色资源方面,“联合大党委”同样发挥着作用。
“我们在维护修缮冯白驹故居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展馆,配套建设书屋、驿站等设施,计划打造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符海根透露,不久前,村里刚与一家研学机构签下8000万元的合作项目,重点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
发展产业的同时,服务保障也不落下。长泰村党支部建立了党员包户机制,即将全村划分为17个片区,64名党员分成8组,每名党员分别包10至15户家庭,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实际难题。
村民陈春雨之前找不到工作,家庭收入微薄。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她来到金棕榈花卉基地务工,一年收益超3万元。不仅如此,她用学到的技术在自家地里也种上了散尾葵,年增收1万余元。
“跟着企业发展好,他们有技术,有销路。”陈春雨高兴地说。
一切渐入正轨,符海根却变得愈发忙碌,她每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希望争取更多村集体产业项目落地。
“传承红色基因,利用生态特色,发挥基层堡垒战斗作用,力争走出一条‘组织强、文化兴、产业旺、治理优、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对于未来的路,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胸有成竹。
“城”与“乡”的变奏
隔三岔五,村干部家房子就被村民扔石子、砸砖头。
听澄迈县大丰镇才存社区一些老人讲,十多年前,这是当地村干部的标配“待遇”。
“现在没有了,我们家的房子都好好的。”面对记者的疑惑,才存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多群拍着胸脯说道。
吴多群说,才存社区过去叫才存村。因为交通闭塞,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缺产业、缺人才等问题一直限制着村子的发展。
村民朝村干部发泄情绪,本质上是想寻求改变,过上更好生活。
如同一潭死水的村子,必须注入“新活水”。
召集老党员,才存社区党支部搞起了“头脑风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产业和人才,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对才存来说,这两个都很遥远。
“村里考出去好几个大学生,要不让他们试试?”前任老支书徐龙光一番话,得到其他党员的一致认可。
也正是在这时,澄迈县提出以创建省级创业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人才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扶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才存社区党支部的目光“盯”上了村里的大学生。
每年春节,这些年轻人从城里返乡过年,徐龙光就上门和他们谈心,听他们对村庄规划发展的建议。
“至今记得,老支书跟我们说的话,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这里也可以大有作为。”1983年出生的徐取俊,是其中之一。
2002年,徐取俊考进北方工业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到北京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先后在广东、海南万宁等地的企业任职。
2012年,徐取俊成为才存社区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要回到家乡,改变家乡面貌,寻找自己的“田野希望”。
说干就干。徐取俊和团队筹资50万元建起黑山羊等特色养殖场,成功赚下“第一桶金”。当年便有30户村民主动加入其创办的澄迈才存益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随后,徐取俊将养殖场进行重新包装,配合开辟采摘果园,将自己的产业链向观赏采摘和亲子互动等方向延伸,着力打造才存美丽乡村休闲游基地。
一路走来,徐取俊坦言,党组织的保障是最大动力。
“基层党组织是村民和创业者间重要的‘黏合剂’。”徐取俊说。
黄墙黛瓦、碧树红花,才存民宿景色宜人。过去,这里是一座废弃的教学点。
2016年,徐取俊团队与村里签订租赁协议,计划对这片占地1.2亩的荒地进行开发。不料,协议签订后的第二天,该地块竟被人种上了青苗。
“村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党员与村民代表会议,宣讲政策法规,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吴多群回忆说,“青苗事件”发生后,他第一个带头拔苗,及时制止了个别人的捣乱行为。
民宿开业后,村集体每年从中获得5000元的收益。
由“废”转“兴”的故事,还有很多。
位于村口的这处鱼塘,废弃多年,环境非常差。2017年,徐取俊团队决定把这里承包起来。
“荒废在这里,不仅没有收益,还污染环境;现在有人管理,经营还有收益,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在吴多群和党员们的耐心解释下,这一项目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
经过改造,如今的鱼塘常年水质清澈,沿岸还建成了环湖休闲长廊,咖啡厅、文化室、老人茶社等应有尽有,成为老人孩童休憩乘凉的好去处。
因为环境优美,这里还吸引了游客前来休闲垂钓。仅这一项,村集体每年就增收4000元。
村民都点赞:“荒废鱼塘如今变成了咱们的文化公园。”
村集体增收了,村庄变美了,创业者扎根活了下来:返乡创业这条路,行得通!
在徐取俊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才存。
何昌锦,曾在海口一家企业担任主管,现在是才存共享农庄的销售经理;
徐取尉,把在外地学到的菌菇种植技术带回村里,仅用5年时间,就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隔壁村的冯宝,是海南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研究生,如今也在才存经营咖啡产业;
……
一群大学生,唤醒一方故乡土。目前,才存社区共吸引22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回村创业,社区注册有25家企业,涉及蘑菇栽培、咖啡种植与加工,以及柠檬、凤梨种植等产业,解决了当地一批劳动力就业。
今年35岁的村民林亚波,和丈夫一起在村里的“农味饭庄”上班,每个月能挣600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还方便照顾两个小孩,真的非常满意!”林亚波说,加上种植槟榔、椰子等,他们一家一年收入近十万元。
小小的村子,产业集聚效应显现。而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民的增收。2019年,才存社区3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不足万元,已经跃升到现在的2.1万元。
去年,才存社区进行“两委”换届。徐取俊的名片上,又多了一行文字:才存社区党支部委员,主抓乡村振兴。
身份变了,徐取俊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近年来,海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共享农庄”,将共享经济理念运用到乡村经济发展中,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途径。
徐取俊决定再次出发:把才存美丽乡村休闲基地升级为才存共享农庄。目前,农业互联网小镇运营中心、蘑菇体验基地、亲子渔田及胡椒、咖啡加工厂等新项目纷纷营业。2021年,才存共享农庄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各项收入401万余元,带动村民就业近30人。
“未来的才存会越来越美,村民的腰包会越来越鼓。”徐取俊信心十足。
“和”与“美”的共鸣
大山村没山,但却可以观“百山”。
4月21日,海南日报记者驱车来到定安县龙门镇大山村采访。一入村口,只见一幅长达150米的中国百山图跃然于墙面之上,千姿百态的山石奇观,引人入胜。
走到墙绘尽头,村口的大榕树前,你会遇到一间“水塔咖啡”。服务员符秋丹是一名当地的“90后”,负责为过往的客人捧上一杯香喷喷的咖啡或茶。
“大山村真有气质!”来过这里的人,会情不自禁点评一番。
但这气质并非与生俱来。
在村里的文化馆,一幅幅对比图记录着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改造前,村道两旁脏乱差,村民庭院杂草丛生、杂乱无章;改造后,一个干净、整洁、清爽、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2021年8月,定安县委发出聚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龙门镇决定,将大山村作为典型重点推进。
本是好事,可愁于没有专项资金的镇村干部,却陷入了两难。
“没钱怎么办?我们就‘自力更生’,干部带着村民一起干。”今年51岁的大山村党支部书记倪志坚当了快20年的村支书,“大山村要改变,这是难得的机会。”
然而,事情并没有倪志坚想得那么简单。
尽管他和村干部多次宣传发动,仍有不少村民迟迟不动工。一些村民质疑:“过去这样的项目都是委托专业公司干,村干部没有一点经验,怎么可能干得起来?”
倪志坚冒出一个想法:拿自家先“开刀”。
退伍军人出身的他,说干就干。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他就把自家庭院收拾干净,还挂上了一张“美丽庭院”的木牌。
“环境搞好了,享福的还不是咱自己吗。”第二天,他就把村民拉到家中参观,给他们现身说法。
村里的“五保户”莫启清,率先站出来支持。不仅房屋门前铺上了草坪,连屋后菜园的栅栏与村道间不足半米宽的小小间隙,他也铺上了草坪。
“自家一亩三分地”是有着落了,村道和其他地方怎么办呢?答案还是党员干部带头。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倪志坚发动乡贤和村里几位老党员每天与村干部一起垒石头、清垃圾。
村庄一步步蜕变,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顾虑打消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创建队伍,有人出钱,有人出点子,还有人不计报酬出劳力。
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变,既是环境之变,也是人心之变。
“六分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村里一名莫姓村民和一名倪姓村民,曾为一块面积不大的土地权属问题争吵不休。久而久之,这块原本位置不错的土地,竟成了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2021年9月,得知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改造,莫、倪两家再起争执。“如果一直吵下去,只能是造成土地闲置。”倪志坚说,“为什么不把这块长期存在争议的撂荒地交给村集体开发,当作村里的公共用地呢?”
刚听到这个建议时,两家人都火冒三丈。但倪志坚没有放弃,对两家人讲起了“六尺巷”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呀”“如果邻里间一直吵架,又如何教导孩子相互谦让”……最终,倪志坚的劝导起了作用。两家人终于想通了:“这块地利用好了,大家都能受益!”
随后,这六分地被改造成小公园,并配套建设了公共停车场,成为村民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看到变美的村庄,越来越多村民开始主动舍让,为村集体腾挪出公共绿地:榕树大观、十姓公园、红星广场、七彩乐园……一块块绿地小公园,把整个村子点缀得温馨而精致。
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大山村焕然一新。
实践也证明,党建引领是“办成事”的前提。
这一行之有效的理念,正被运用到大山村的产业发展中。
2021年5月,大山村完成村“两委”换届。包括倪志坚在内,村党支部成员全部从咖啡、荔枝、百香果、莲雾、芒果园等种植领域的致富带头人中选举产生。
“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产业,是大山村乡村振兴的关键。”倪志坚说,通过成立集体公司运作的方式,大山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效显著,“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2.5万余元,在全镇名列前茅。”
“村靓、民富、人和美”,大山村通过党建引领绘就的一幅乡村蓝图,让大家“跟党走”的信念越发坚定。
(海南日报海口4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