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能干扰中尼合作大方向”

日期:04-16
尼泊尔一带一路王毅外长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没有什么能干扰中尼合作大方向

上月底,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尼泊尔,这是去年7月尼新政府成立后中国外长首次访尼。访问期间,中尼双方一致同意要加快共建“一带一路”,中方愿助力尼发挥自身人力资源、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三大优势,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振兴。

就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尼情况与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等话题,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在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尼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替代的,相信没有什么能干扰两国合作大方向。侯艳琪大使同时强调,尼泊尔应当成为各国友好合作的“示范园”,而非地缘博弈的“角力场”。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供图。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供图。

环球时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访问期间对尼方表示,中方将支持尼泊尔更加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愿加快推进双方重点合作项目。您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局势下王国委出访的意义?

侯艳琪:尼泊尔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两国始终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守望相助、命运与共,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典范。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罕见之大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加速向纵深演变,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尼两国都面临抗击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此时访问尼泊尔,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友好邻邦尼泊尔的重视与支持。

王国委在与尼外长卡德加会谈时,明确阐述了中方对尼泊尔的三个支持,即支持尼泊尔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尼泊尔奉行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支持尼泊尔更加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三个支持”向尼方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友好政策面向尼所有党派、全体人民,中方将继续支持尼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与尼方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通过此访,双方再次重申尊重彼此国家利益和核心关切,一致同意要加快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使喜马拉雅山成为两国友好合作的纽带,推动两国在医疗卫生、经贸、人文、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尼疫后经济恢复,帮助尼实现从“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变。中尼两国还将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总之,此次访问巩固了中尼传统友好,增进了相互理解,深化了战略互信,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重要领域,推动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

环球时报:过去几年来,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可喜进展,有力支持尼泊尔国家建设。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两国务实合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侯艳琪:尼泊尔是中国在南亚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自2017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基础设施、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尼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1年,中尼贸易额达到19.77亿美元,同比增长67%,其中尼泊尔对华出口增长63%。

中方在对尼合作中注重结合尼泊尔国情特点,助力尼泊尔发挥自身优势,分享中国机遇,加快本国发展振兴。比如说,尼泊尔地处内陆,道路条件差,对外联通困难,这已成为尼国家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中方先后帮助尼完成建设了阿尼哥公路三期保通项目,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一期、塔托帕尼边检站等一系列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在中尼双方共同努力下,双方克服新冠疫情困难,使吉隆-热索瓦口岸单向过货效率逐步提升,目前每天通行14个集装箱。这些项目大大改善了尼道路通行和物流状况,为尼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了助力。

再比如,尼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民生设施相对落后。近年来,中方援建的杜巴中学修复、公务员医院、多拉卡学校项目相继竣工或完成中期验收,辛杜巴尔乔克医院、辛杜巴尔乔克学校等一批民生改善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中国援尼医疗队十三批工作人员先后在尼医院工作,为许多尼当地民众解除了病痛,还培训了一线医生。这些合作直接服务于尼百姓,为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尼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尼泊尔的水能蕴藏量达83000兆瓦,约占世界水能蕴藏量的2.3%,是第二大内陆水资源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满足自身需求并实现出口创汇,将成为尼泊尔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方支持下,上马相迪A水电站、上崔树里3A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相继上马,一批利用清洁能源的工业项目投入生产,这些不仅缓解尼电力短缺的问题,也为尼创造了大量就业,培养了众多技术人才,为推动尼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球时报:访尼期间,王国委还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了博克拉国际机场工程竣工仪式。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尼两国空中互联互通的有关情况?

侯艳琪:对尼泊尔这样的内陆国来说,空运是同外界交往和吸引外国游客访尼的重要通道。目前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加德满都特里布文机场已经无法满足其国际联通的需要。中方高度重视尼方航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尼方加强空中互联互通,将其作为中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内容。

中国政府帮助尼建设的博克拉国际机场预计于2022年7月竣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供图。

中国政府帮助尼建设的博克拉国际机场预计于2022年7月竣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供图。

中国政府帮助尼建设的博克拉国际机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于2017年7月开工,中方就此项目向尼方提供了软贷款,既创造了两国发展合作的新模式,也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机场建筑安装工程竣工后,还将进行后续调试工作,预计于2022年7月整体竣工。据统计,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解决尼泊尔就业、培养尼工程技术人才近千人。博克拉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该机场今后发挥的交通运输效应将不可估量。

中国企业还先后承建了特里布文国际机场跑道及平滑道改建项目以及佛祖国际机场升级改造项目,前者于2019年底竣工,比计划提前了128天,后者于2021年底移交尼方。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尼三个国际机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成为尼空中对外联通的最大贡献者。此外,中尼两国于2014年合资成立了喜马拉雅航空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开通十余条航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承运尼所需大量防疫物资,对助力尼方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今后,中方将帮助尼进一步完善空中交通网络,促进尼航空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为中尼“一带一路”倡议下务实合作再添成果。

环球时报:此前有外媒报道称,中尼跨境铁路项目陷入“停滞状态”,这一情况是否属实?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的难点在哪里?

侯艳琪:建设中尼跨境铁路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互联互通领域重要共识,也是两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两国铁路部门就此进行了多次协调沟通,完成了预可研等准备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王毅国务委员访尼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技术援助方案,为下一步推进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该项目需要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不足200公里的路段落差超过1000米,还需解决沿途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技术难题。据初步测算,整条铁路桥隧比超过90%,每公里造价约2亿元人民币。

此外,该项目和其他许多在尼基础设施项目一样,还面临新冠疫情、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挑战。希望中尼两国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本着科学的精神,克服困难、久久为功。也希望尼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政策稳定性和支持力度,推动跨境铁路这样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落地,早日实现两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环球时报:尼泊尔议会近期通过“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有外媒报道称,这一计划会和“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竞争,您对此怎么看?两者有何不同?

侯艳琪:正如我在前面介绍的,中尼两国在公路、机场、电力、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得益于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在技术、经验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也得益于中尼两国山水相连、地理相邻的便利,更是因为中国人民对尼泊尔人民真诚无私、不附加任何条件地支持尼发展的友好感情。可以说,中尼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替代的。虽然目前受疫情、尼政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两国务实合作的步伐有所减慢,但中国有句俗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信没有什么能干扰两国合作大方向,尼泊尔人民已经并将继续从“一带一路”中受益。我对此充满信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方对尼泊尔的支持,着眼于推动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尼泊尔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尊重尼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不干涉尼内政,不与任何其他国家竞争,也不在尼搞地缘政治博弈。中方理解和尊重尼泊尔作为最不发达国家,需要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身经济,乐见尼泊尔同各国友好相处,希望国际社会能为尼泊尔的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真诚的支持,帮助尼方早日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尼泊尔应当成为各国友好合作的“示范园”,而非地缘博弈的“角力场”。

上海昨日新增359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992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刘海泉赴池州市调研 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