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医院医疗队支援上海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4月3日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凌晨4点多,汪俊收拾了行李赶往医院,整理好防护物资后,她坐上了支援上海的高铁。
与汪俊一同搭乘高铁来上海的,还有5名医生、19名护士。他们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两年前武汉疫情时,他们坚守抗疫一线,汪俊满脸口罩勒痕的采访照片登上春晚,被网友评为“最美口罩勒痕”护士。
上海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市国家援沪医疗队陆续抵达上海。两年前武汉疫情时,上海也组派多支援鄂医疗队,帮助武汉共渡难关。
“我们现在带着武汉人民的关怀,来回报上海了。”汪俊称,4月3日抵达上海,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闵行区浦江镇,为封控在这里的工人做核酸检测。工人们非常配合、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地招呼他们:“吃饭了没有,要不要在这里吃饭”,还给他们塞了一袋袋的牛奶、面包。
接下来,武昌医院援沪医疗队将入驻新国博中心方舱医院,为患者提供诊疗和护理服务。
汪俊为市民做核酸
武汉医疗队驰援上海
为了保障医疗队医护人员安全完成援沪工作,4月2日晚,武昌医院连夜对医疗队进行了穿脱防护服、采样、手部消毒等业务的最后考核。
4月3日凌晨4点多,医疗队队员们来到医院,收拾物资。除了日常的防护服、消杀等防护物品,他们还带了气管插管、急救仪等急救设备,以备不时之需。汪俊称,此行共带了两天的防护物资,后续武汉方面还会分批次向上海运送。
在人员配备上,5名医生涵盖全科医学、消化内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及心理专科,内外科皆备。
医疗队在组建之初就包含了一名心理医生。汪俊介绍,考虑到隔离收治点有老人儿童,尤其是容易感到孤独焦虑的病人,心理医生可以重点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此外,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医护人员也可能产生疲劳和负面情绪,心理医生在这个时候也能发挥作用。
4月3日下午2点多,医疗队来到酒店安顿,分派防护物资,准备迎战第二天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除武昌医院援沪医疗队外,包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第六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在内的千余名湖北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于4月3日抵沪。
医疗队带来的部分防护物资
“带着武汉人民的关怀回报上海”
两年前武汉疫情时,汪俊的一张满脸口罩勒痕的采访照片,登上了央视春晚。当时,刚忙完工作走出重症监护室(ICU),汪俊和同事进行手部消毒时,脸上被口罩压出的印痕十分明显。
被记者问及工作累不累、是否担心被感染,汪俊笑着说,“可能是使命感让我们坚持着。担心是有的,但医院防护做得还是挺好的”。
那时,为携手武汉共同抗疫,上海组建了多批援鄂医疗救援队,来到抗疫一线,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服务。
“以前上海支援过我们武汉,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我们现在带着武汉人民的关怀,来回报上海。”汪俊称,此次援沪医疗队的24名队员,均具备一线抗疫经验。在来到上海后,队伍内分配了医疗组、院感组等,做到分工明确。
其实,临行前一晚,有其他同事给汪俊发信息称,也想来支援上海,但名额有限没能来,他们会在后方做好前方的物资保障工作。
作为护理队队长的汪俊,临行前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担子。在接下来援沪的时间里,她将协助医疗队队长谢兆兰,“保证每个人零感染回武汉”。出发前,医疗队全员做了核酸检测,完成第一天的工作后,也再次做了检测。
“塞了一袋袋牛奶、面包和水”
4月4日,上海全市进行核酸检测。早上6点多,汪俊和医疗队动身前往闵行区浦江镇,为封控在工地上的工人做核酸检测。
24人,共分为10个组,拎着物资、穿着防护服,一天跑了大大小小35个工地。
“他们知道我们是武汉来的之后,热情地招呼我们。”汪俊称,工人们很理解、支持医疗队的工作,会主动半蹲着配合他们。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上海人民的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汪俊印象很深刻,有个湖北人,一听他们是武汉医疗队,高兴地说:“我们是老乡!”在一个采样点完成工作准备去下一个采样点时,有工友在楼上问医疗队,“吃饭了没有,要不要在这里吃点饭再走。”有个重庆大哥也招呼他们说,“我是重庆人,下次去重庆,我请你们吃火锅。”
让汪俊更感动的是,也有些工友看他们辛苦,给他们送来一袋袋装好的牛奶、面包和矿泉水。虽然医护人员一再推辞称不能要,但工友们还是坚持“你们喝,你们喝,这就是给你们准备的。”
结束采样后,工人们送给他们牛奶饮料等
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他们准备好了饭菜,还带来上海特产“各种口味的青团”。
4月6日,武昌医院援沪医疗队已经完成新国博中心方舱医院的交接工作,将于7日开始为方舱医院的患者提供诊疗和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