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晚,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南山港灯火通明,不时可见行色匆匆过海旅客的身影。在港口入口广场处,仅50余平方米的移动方舱里,来自海口的核酸检测人员身穿白色防护服,正专注地进行检测,以最快的速度出检测结果。
□本报徐闻特派融媒体记者
曹马志丁宁陈捷陈晓洁
快
和时间赛跑检出结果
和时间赛跑,不舍昼夜,是海口驻徐闻防疫工作组核酸检测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被称为海口“守夜”的人。核酸检测操作环节多且复杂,检验样本每次由专人运送,到达移动方舱实验室后,需要配置试剂、加样等一系列前期工作,这些必须手动完成。
“检测过程中,样本核酸提取过程是风险最高的环节。”移动方舱实验室里,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员宋成博和同事穿着防护服,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丝差错。每做一批实验检测,包括样本接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检测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大概需要6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们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厕所。
深夜,当困意袭来,宋成博和同事相互监督,加油打气,因为核酸检测严格规范,一步都不能错,他们必须保持“满血”状态。从中午12点工作到晚上12点,是晚班时间,由于防护服不透气,而在密闭的实验室里,比在正常环境感觉更闷一些,通常一次检测做下来,宋成博早已汗流浃背。因为长时间戴手套、护目镜和口罩,他的脸上、鼻子上被勒出一道道红印。
核酸检测快,才能更好守住防疫“关口”。“虽然检测样本数量比较多,工作压力大,但必须加足马力。保证样本随到随检,快速及时报告检测结果。”32岁的宋成博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当好检测战线的“硬汉”,以日夜坚守的实际行动守护心中挚爱的海口。据了解,今年2月24日,海口驻徐闻防疫工作组迅速组织由11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团队,以移动方舱实验室为阵地,用科学精准的实验数据,筑起坚固防疫防线。截至3月23日,共检测78130名过海旅客的核酸样本。
暖
为爱坚守不舍昼夜
为海口“守夜”的不仅有检测人员,还有分布港口不同位置的8个查验岗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直面来自全国各地的过海旅客。“有什么需要的物资吗”“有没有身体不舒服”……3月22日凌晨1时16分,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张伟翠在查验岗巡夜,询问采样医护人员的需求。张伟翠主要负责协调给8个核酸采样点位随时提供采样需要的物资,监督医务人员核酸采样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采样的标本保存方法是否合理、标本转运的过程是否正确。
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的张伟翠练就了一对宛如猫头鹰的锐利“鹰眼”。在所有医务人员上班前,她要查看大家穿的防护服是否规范,下班后,查看大家脱防护服是否规范。遇到穿脱防护服不规范的时候,张伟翠要当场教大家正确的步骤。医务人员脱防护服产生下来的医疗垃圾,统一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然后按照常规处理流程进行处置。在张伟翠的监督和帮助下,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越来越规范熟练。如今大家很少出现问题,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帮助大家检查穿脱防护服。晚上,因为工作人员常值班6个小时,如果有些人出现头晕,或者想上厕所的情况,她会立马把他们替换下来,安排休息。
长时间在外工作,家人是大家心中深深的牵挂。“一湾游泳都能过的海峡,觉得站这边能看到那边,就是见不到家人。”张伟翠说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在徐闻南山港的深夜,心底涌动的思念让“张伟翠们”愈加坚定认真地守护“关口”,因为他们知道为谁而累。在每天通宵值班后,他们都要挤出时间与身在海口的年幼孩子视频通话,“云团圆”是一家人难得的放松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