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红星新闻记者曾两次采访袁隆平,袁老和记者谈挫折、谈梦想、谈长寿秘诀、谈自己永不退休……
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终其一生的梦想和追求。古稀之年,他曾称自己“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过完90岁生日,他就改口自己是“90后”。
以下是红星新闻记者吴阳的自述,告诉你图片背后,那个永远朴实和善、却又散发光芒的袁老。
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随后的一个月,我两次来到长沙采访他:一次是10月12日,他接受多家媒体专访;另一次是10天后的10月22日到23日,他主持湖南衡阳、长沙等地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测产验收。
10月12日上午,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院士办公室对面的一间接待室,包括红星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在这里与他进行了一场对话。
那一天,我和几位记者陪同他穿过长长的走廊走进电梯。当时90岁高龄的他步履依然稳健。
采访之前,就有当地的记者告诉我:“袁院士很喜欢聊天,你可多问他问题,他爱开玩笑。”
有梗、健谈是他给采访过他的记者留下的印象。
当天,因为场地有限,一些年轻的记者席地而坐,袁隆平被记者们围绕其间。接待室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稻田照片,上面有袁隆平手书的“湖南溆浦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和签名。他就坐在照片前的沙发上,显得格外高兴,谈兴很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选种育种谈到如今杂交水稻已经在东南亚、非洲帮助那里的人们增产,谈挫折、谈梦想、谈长寿秘诀,兴致来了还不失时机地飚上一段英文。
2019年,袁隆平接受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我准备的问题中有一个是问袁院士什么时候退休。他的回答当时充满乐观,“我估计我没有退休了,我身体还好。很多人退休了反而有失落感,我没有。一退休在家里没事做。我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但他也坦言,随着年龄增高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脑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还没有痴呆。”
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开始培育杂交水稻的情形,袁隆平将一次失败的经历津津乐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地方的饥荒,让他内心无法平静,对于学农业的人来说,“应该把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当成重要任务。”
在一次选种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一棵鹤立鸡群的水稻,进一步培育后发现了杂交水稻与众不同的优势。但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杂交水稻的优势,他要在农科院做试验说服大家,让院里支持做杂交水稻的研究。“当时我们用常规稻作对照,把杂交稻种在田里面,种了四五分田。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来看产量,结果稻谷的产量还减产5%,稻草增产60%。”
“院里的领导问,还要不要做杂交水稻。我说:做!我说表面上我是失败的,本质上我是成功的。现在真正的焦点水稻有杂种优势,增产的稻草也是它的优势。但我们技术选择不当,如果我们改进技术,把优势改良到稻谷上,稻谷就可以增产。”最终,院里支持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当时平均产量每亩1300多斤,常规稻只有400多斤。后来,杂交水稻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
当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袁隆平和他的同事们免费推广杂交水稻也取得了收获。他曾向我们介绍,“马达加斯加常规稻的产量是每公顷2.5吨,而我们的是每公顷7吨,帮他们增产了一倍多。现在马达加斯加有30万公顷杂交水稻。”
“在非洲的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推广杂交水稻。”谈起这些,他还飙起了英文:“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 African countries will have bright future tomorrow。”(因为中国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非洲国家的明天将是光明的。)
他当着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杂交水稻,按照每公顷增产两吨,全球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这会对全球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起到很大作用。”
爱聊天的袁隆平,心心念念的都是试验田。让我惊讶的是,他已经90岁了,还能记住很多试验田每一年的产量。那次采访有一个小插曲,采访最后,他讲到在缅甸推广杂交水稻最高亩产时,一时间讲不出产量的数字。沉默了十几秒以后,现场的工作人员以为袁院士的话已经讲完了,就告诉大家:“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吧。”记者们也认为采访要结束了,几位席地而坐的记者正准备站起来。袁隆平突然来了一句:“我记得了,他们的产量以前是五六十缅箩,用我们的产品产量是99缅箩。”现场瞬间爆发出一阵笑声。
事后,他告诉记者,原来缅甸粮食产量的计量单位是缅箩,而他只记得亩产的公斤数,需要做一个换算。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整理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