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为什么反复强调“不信谣不传谣”?

日期:03-17
新冠肺炎上海

来源:任翀/“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疫情牵动人心,然而种种谣言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有的模糊真假、混淆视听,有的耸人听闻、加剧恐慌,有的甚至无中生有、恶意抹黑,对疫情防控工作和社会正常心态造成严重干扰。抗疫初期,社会就有共识,要谨防谣言造成的“次生疫情”,不能让谣言破坏防控大局。

对于谣言和造谣者,公众也十分厌恶。但凡一条谣言被识破后,很多网友都要求严惩造谣者,还有不少网友提出:特殊时期对造谣者尤其不能姑息,社交平台应关闭其账号,对其“禁声”;相关部门更要依法处罚,惩前毖后,还公众一个清朗的舆论空间。

最近几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专家多次呼吁“不信谣不传谣”。对于公众而言,一定要擦亮眼睛,做“谣言止于智者”中的“智者”,不要成为谣言和造谣者的“帮凶”。

“智者”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一方面需要个人努力,一方面也有赖于社会环境的支持。有些“谣言”,信息真假参半,称之为“流言”、“传言”,或许更为准确。真真假假,真假难辨,普通公众要精准判断,并不容易。这个时候,一个各方合力构建的、有助于遏制谣言滋生的生态环境就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多方合作,尽可能满足公众知情权。有许多传言——包括那些经专家判定为谣言的信息,之所以会传播,一个原因是公众很渴望得到准确的信息。

例如,传言“上海多地户外空气阳性”,经专家和相关机构判定,完全不符合事实。其一,室外空气病毒阳性概率微乎其微,因为即使户外出现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流通空气也会迅速将其分解、稀释、流通,几乎不具备传染性。其二,在2020年初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相关专家组曾在空气中采样,也证实了以上观点。其三,上海相关部门并未检测过传言中地点的室外空气,所以不存在“相关地点空气阳性”的结果。专家的解释通过媒体传播后,很多被误导的公众恍然大悟,立刻对这条信息说“不”。

可是,如果没有以上解释,就要普通公众一眼看出“空气检测结果阳性”“空气中有病毒会传染”的真伪,似乎有点难。要知道,不少人转发这条信息,只是出于“多小心一点总没错”的提醒心理,以及因为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准确信息而感到不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样的“非恶意传谣”的心态,在谣言传播过程中不可不察。

当一条谣言被权威部门澄清、被媒体广泛报道时,大部分人都表示出欢迎、支持,说明公众对真相、事实有天然的好感,并不因为谣言“抓眼球”“有情节”就选择亲近谣言。所以,需要权威部门、相关专家和媒体共同努力,及时回应公众的信息需求。权威、准确、清晰、专业的声音越多越快,就越能跑赢谣言,并培养出更多能识破谣言的“智者”。

其次,要有在源头上未雨绸缪的意识。工作做得细一些,谣言滋生的土壤就会少一些。

近期某地区为了某开放小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采取了临时加装隔离挡板的举措。但相关部门并未提前告知或公示这一工作,加上该小区地处两区交界,导致部分网友以为该区要通过隔离挡板隔离两个区。相关误读又以讹传讹,出现了“两区居民要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通行”的“升级版”谣言。发现相关谣言后,相关部门主动进行了澄清,并拆除了隔离挡板,采用其他封闭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谣言的负面影响。

如果相关部门能提前考虑周详,在设置隔离挡板的同时通过公告、说明等告知居民、路人,或者一开始就采取更加温和的封闭管理举措,是不是就能从一开始就避免谣言产生呢?

多一点解释、多一点说明,谣言就可能不仅止于“智者”,还能止于“凡人”,甚至不攻自破。

深圳将分区分类、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 即日起 西安地铁不再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