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在盲人姑娘的小提琴声中,雪花火炬台在“鸟巢”缓缓降下,主火炬在依依惜别中熄灭。这场从冬天走向春天的“冰雪之约”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也成为人类冰雪运动新征程的起点。通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世界再次看到一个有温度的北京和一个有担当的中国,并向一个动荡的世界展示出人类团结的美好模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中国兑现了自己的郑重承诺。如果说北京冬奥会改变了世界冰雪运动的版图,那么北京冬残奥会则把冬残奥会的办赛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各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国际残奥委会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对北京冬残奥会的赛事组织和场馆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对“中国办事、大可放心”的印象再次得到强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赛后将对公众开放,两个奥运的各项成果,正在向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延伸。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主火炬熄灭。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拿下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第一,这大大刷新了中国在冬残奥会的最好成绩,也彰显中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懈努力。赛场上,当两臂空荡的中国运动员孙鸿胜从海拔2000多米的出发点一跃而下;当全场观众为伊朗运动员鲁兹贝跌跌撞撞的“最长540米”起立鼓掌;当57岁的比利时选手琳达·勒邦向世界宣告“滑雪运动不只属于年轻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迎来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而场下全球十几亿残疾人乃至整个人类,则从北京冬残奥会感受到了伟大的体育精神。
冬残奥会闭幕式现场摄影:环球时报-环球网/崔萌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给世界太多温暖和感动,尤其是赛场内外汇聚起的团结与合作之光,为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带来了憧憬希望,给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更多信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行期间,“团结”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最打动人心的细节之一,是写着各代表团名称的“小雪花”从四面八方汇聚成“大雪花”火炬台的一幕反复出现,它也昭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努力实现团结。
今天,“团结”正成为这个动荡世界的珍稀品。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乌克兰危机又接踵而来,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国家依然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小团体”,以意识形态划界来分裂世界,让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盛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仅是体育的胜利,更是团结的胜利。
闭幕式的留声机上呈现出爱字造型图源@人民日报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巨大的同心圆幻化成一张在留声机上徐徐转动的经典唱片,奏出了友谊和爱的音符,传递着团结与包容的理念。“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汇聚起的团结与合作之光,必将穿透阴霾和风雨,照亮人类携手前行的未来之路。(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为:“两个奥运”,向动荡世界展示团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