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评价5.5%的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重点?新京报贝壳财经邀请了代表委员及专家解读报告要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的GDP增长目标是积极又稳妥的,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今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筑底回升的基本态势,全年的走势应该是平稳开局、逐季回升。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会开启一个由低向高的新增长周期。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5.5%左右,去年的目标是增长6%以上。如何评价今年的GDP目标?
张立群:我认为这个目标是既积极又稳妥的。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是4%;受下行压力惯性以及去年一季度基数比较高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不会很高,大概率在4%左右。所以,要实现全年5.5%的增长目标,在后几个季度是要加大力度稳增长的。这个预期目标首先是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有助于提振各方的信心,使大家的预期转好,使得各方在稳增长方面工作干劲更大。
说它稳妥,是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来看,从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潜力来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在5.5%以上的。随着今年稳增长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我个人分析,实际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比5.5%要高一些。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充分坚持底线思维,看到了今年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以及经济的三重压力比较严峻的这一面。所以,5.5%的目标体现了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对于今年各个方面工作的安排,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绿色低碳发展的问题,特别提到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两者关系该如何处理?
张立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稳增长和绿色低碳方面有更全面的统筹和安排,就是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这个安排兼顾了绿色低碳发展和稳增长两个目标的均衡。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今年我国供应链的整体稳定有比较可靠的保障。中国的强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会保障今年的稳增长和经济持续恢复中各个方面的需要。我国的发电能力位居世界第一,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很多都是世界第一,这些能力在今年会有更充分的释放,我们也会通过对排放进行管理使节能减排的工作同步推进。
我认为,双碳目标和稳增长目标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宗商品的供给会有一个更可靠的保障,既可以支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也可以保障价格水平总体平稳。
新京报:所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会得到遏制?
张立群:我认为是的。实际上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幅已经开始回落,今年PPI同比和环比都在回落,这表明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发挥出来。随着供给的增加,大宗商品的价格稳定有一个更可靠的基础。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的问题,在今年也会有比较好的解决。
新京报: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低于去年3.2%左右的安排,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调整?
张立群:从宏观角度来观察财政政策的力度,赤字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不能简单从表面来看这个指标的增加或减少。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说明,今年财政政策的效能会增加;另外,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资金,这是一个额外的收入项,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以上,还是体现了积极和提升效能的原则。其中特别体现在对政府投资的支持方面,今年拟发行专项债3.65万亿,赤字率比去年下调,但支持政府投资的专项债规模和去年一样。另外,用于重大项目建设的预算内支出规模是6400亿,比去年增加了400亿。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基建投资项目很多,包括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城市燃气管道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范围不止于前两年所关注的新基建,这是需要为我们第二个百年奠基的设施体系,所以也涉及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补短板的一些任务的完成。政府投资的安排力度比去年显著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保障力度也明显加大。
总体来看,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提升效能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加强。再加上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去年增加1.5万亿,对于地方财政资金的加强非常重要,也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财政能力去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重大工程建设、支持企业等。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今年中国经济应该是筑底回升的基本态势,全年的走势应该是平稳开局、逐季回升。所以,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会开启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由低向高的增长周期,这与2010年到2020年经济增长长期下行的趋势,可能会形成一个对比。我认为这样一个前景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顾志娟潘亦纯编辑岳彩周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