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
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财政部作《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去年全国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增长10.7%
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8.88亿元,为预算的102.5%,比2020年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172730.47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08.41亿元,增长4.2%。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1713.52亿元,收入总量为214252.4亿元。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1.5亿元,完成预算的98.5%,增长0.3%。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40.9亿元、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支出总量为249952.4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35700亿元,与预算持平。
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增长8.4%,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新增地方政府
专项债券3.65万亿
报告提到,按照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求,2022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
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已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用好用足专项债券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严格资金使用监管,不撒“胡椒面”,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报告提到,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比往年大幅提高,地方财政支出增长达到8.9%。
报告提到,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重点保障刚性支出、急需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
对小规模纳税人
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报告提到,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报告提到,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10%降至5%。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
安排617.58亿
报告提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强化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安排416.39亿元
报告提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416.39亿元、增长30.8%,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安排1546.83亿
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也是报告的内容之一。
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水平并按时足额发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30亿元、增加30亿元,支持多渠道解决“入园难”问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安排302.57亿元、增加25亿元,支持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
报告提到,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支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546.83亿元、增加70.62亿元,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同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
今年国防支出14504.5亿
增长7.1%
在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方面,报告提到,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880亿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长3.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765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900亿元,收入总量为107545亿元。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45亿元,增长14.3%,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6500亿元,比2021年减少1000亿元。
报告提到,中央本级支出35570亿元,增长3.9%。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扣除中央国防武警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储备支出后,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
在连续多年严控中央部门支出基础上,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同时,全力保障部门履职需要,教育、科技不纳入压减范围。
中央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具体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7.82亿元,下降1.9%;外交支出502.66亿元,增长2.4%;国防支出14504.5亿元,增长7.1%;公共安全支出1949.93亿元,增长4.77%;教育支出1525.78亿元,与上年持平(加上地方支出后,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0.6%);科学技术支出3187.27亿元,与上年持平(加上地方支出后,全国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36.47亿元,增长2.3%;债务付息支出6382亿元,增长8.8%。
去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
预算收入增长5.8%
报告提到,2022年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基本要素中央统一管理机制、地方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等,实施全国统筹调剂,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与2021年中央调剂制度相比,调剂规模有所增加,上解省份扩大到21个,负担更加均衡合理,各地基金当期缺口全部得到解决。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0273.59亿元,增长5.8%,其中,保险费收入71280.02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4105.66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2412.78亿元,增长5.2%。本年收支结余7860.8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09255.9亿元。本组文/本报记者孟亚旭
本版统筹/刘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