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部长亮相首场“部长通道”,回答“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日期:03-05
中国经济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开幕会结束后,三位部长亮相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回应关切。

国家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部长、农业农村部部长是近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的“固定阵容”,他们回应的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核心、关键的问题。

比如,面对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中国经济的后劲和韧性,是预期GDP增长5.5%的信心所在

第一位走上“部长通道”的是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媒体记者直击最受关注的经济增速问题:GDP同比增长5.5%左右,目标为何这样定?今年中国经济形势如何?

何立峰说,去年,我国在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系列数据都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实现今年的目标,我们有很多有利因素,首先,我们在统筹应对疫情与经济恢复发展方面的机制办法已经越来越成熟;其次,通过这几年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在供需两侧都创造了很大发展空间,这为克服困难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还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比如继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两会前出台的支持工业发展18条、支持服务业发展43条等,都是有效手段。

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较快增长,外贸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何立峰说。

留抵退税相当于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了1.5万亿元现金流

财政部部长刘昆随后登场,他从财政能够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做什么的角度出发,解读今年财政要做哪些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落实?刘昆表示,总要求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点是加大对冲、提升效能,落脚点是托住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安排兼顾了力度与节奏、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

比如,今年新实施的“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相比往年有明显变化。刘昆谈了自己的4点理解:一是规模大,2.5万亿元的减退税规模是史上最高;二是支持方向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等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达1万亿元规模:三是减退并举,不仅要减税还要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力度相当于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约1.5万亿元的现金流;四是帮助地方缓解税收减收压力,中央财政今年将大幅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刘昆说,要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更好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最后亮相,回答的三个问题中两个关系粮食与耕地,可见粮食安全对中国的重要性,这也是“稳增长”中的重要一环。

受到去年秋汛的影响,冀鲁豫陕晋五个省的1.1亿亩冬小麦晚播,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占到冬小麦总面积的1/3。

形势严峻让很多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直呼“没有过”。唐仁健说,前一段时间他和同事到基层调研,很多种粮能手和科技人员说,今年的苗情可以讲是历史上最差的。通过冬前调度,他们发现,这五个省一二类苗的占比较往年低了大概20个百分点以上,“应该讲情况还是比较困难”。

情况虽难,但农业人没有丧失信心。唐仁健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一道“军令状”,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

今年,将针对农资价格上涨较多、农民种粮成本增加较快的情况,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增强主产区抓粮的内在动力。同时,针对今年的苗情和特殊困难,抓住返青、拔节、灌浆这三个关键时期,把增施返青肥、“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落实到位,这样预计夏粮生产的苗情会有较大转变。

值得高兴的是,到目前为止,夏粮生产呈现出了一些有利条件。冬小麦播种面积已经稳住了,墒情很足、很好,同时,一二类苗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已经增加了七八个百分点,主产区去年冬天以来积温大概同比多了100多度,相当于多长了一片叶子。

唐仁健说,尽管我们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今年粮食生产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目前我们粮食供给的总量是充裕的,没有问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483公斤,在这个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政府自身和党政机关领导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也在逐渐加深。唐仁健高兴地告诉大家,前不久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市长都下基层进村入户搞调研,到田下地查苗情,非常可喜。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编辑刘梦婕校对付春愔

刘庆民、农宁安、王艳凤、雷温芳代表: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如何促消费、保就业、助企纾困?起草组详解政府工作报告六大焦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