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卿(1486-1548年),字子云,号江津,江苏仪征人,工诗文,亦擅书画,著有《南泠集》和《宿休园》诗。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朱厚照意欲趁亲征宁王朱宸濠之机游历江南。蒋山卿与其他大臣一起联名上疏,纷纷对朱厚照进行谏阻。明武宗大怒,蒋山卿被施以廷杖。但生性耿直的他仍然冒死进谏,据理力争。廷杖之后,蒋山卿被贬官。到了嘉靖皇帝登基以后,蒋山卿才被重新起用,被派往边远的广西,先后任南宁府知府、广西布政司参政。
当时的南宁府有一个叫思陇乡(今宾阳县思龙镇)的地方,离宣化县(今南宁市)县衙门遥远,历任县官往往疏于管理,以至于各地强盗、窃贼常在此地出没,当地百姓和过路人不堪骚扰抢劫之苦。蒋山卿到南宁府走马上任后,多次到宣化县思龙乡深入巡视,经过深思熟虑,他召集当地乡绅商议建县,这样的改革也触及一些地方官吏的利益,他们多次提出反对意见,但考虑到改革对当地群众有益,蒋山卿排除困难,亲自撰文奏请皇上,并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思龙乡的一部分和西乡的一部分划出,并新设一县,蒋山卿将之命名为“隆安县”,取“兴隆发达、长治久安”之意。蒋山卿此举加强了明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为当地发展赢得相对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也有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蒋山卿认为,应该加强开启民智的教育,让人民扩大眼界,脱离愚眛。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相当长一段时间是通过多层次办学来实现的,教育机构大致上有社学、义学和私塾三类。在明代,社学是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虽由官方提倡,实为村民集资或官绅资助聘师办学。
当时的南宁府地处边远,有条件上私塾的学龄儿童不多,而为贫困人家子弟提供求学机会的社学同样很少,已有的社学不是必要设施不完善,就是师资力量不足。蒋山卿作为南宁知府,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他在南宁本地的乡绅中来回奔走,进入乡民家中反复劝说,终于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南宁府治东(今南宁市共和路邮电局旁)建成了面貌焕然一新的府后社学。府后社学建成后,蒋山卿又四处寻找通晓经书而又品德高尚者到社学任教,另外,为筹集社学经费,他慷慨解囊带头捐资,也号召地方绅士捐资,继续筹措维持社学长期良好运转的经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筹集了经费,让社学能吸收更多的学童年入学接受教育。
府后社学依照当时朝廷的颁令,“教劝农桑为务”,此外,还教给当时15岁以下的幼童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清廉孝道教育等等。蒋山卿呕心沥血创办的府后社学,使得南宁这个处于当时主流文化边缘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知礼节、知荣辱,出现了许多孝廉家庭,得到了朝野的赞许。
蒋山卿,可以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来评价其一生,他不忘自己的官本色,不管是在君王之侧为人臣子,还是在边远的南宁府为官,都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自己的职责,矢志不渝,无愧于自己的身份和肩上的重任。特别是被调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官,仍不忘致力地方建设,加强了地方的教育,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所有官员若都能如蒋山卿般为官务实、清廉,便不惧于将自己的本心告之于天、告之于地了。(南宁市武鸣区纪委监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