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解读 孔祥斌:黑土地保护应多种大豆 高标准农田要来次“体检”

日期:02-28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一号文件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新华社2月22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秉持“解民生之多艰难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长期服务于“三农”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对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更是明确提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仅有十余年历史,但其在稳粮、高产、抗灾、减灾、优供、增效方面的独特优势,已为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现在的高标准农田亟须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体检’,确保现有高标准农田符合旱涝保收、提产增效的建设目标。只有实现高标准农田质量的提升,我国的耕地质量才能在保资源、稳面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候,降低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提升农民的种植收益,增加耕地保护动力。”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左)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孔祥斌(左)

守耕地红线离不开建高标准农田

新京报:保护耕地是历次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今年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这体现了什么?

孔祥斌:这体现了党中央保护粮田的坚定决心,也是落实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降低粮食进口”的新时代战略意志和提升粮食生产自给率的要求。一直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都有耕地保护的硬措施,但我国耕地保护与高效利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2021年8月,自然资源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十年减少了1.13亿亩,主要原因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各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趋势依然强劲,现有粮田总量仍会面临严重流失的威胁。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食流通受到影响。像国际粮食贸易一度濒临中断,世界各国都降低粮食出口,提升粮食的自给率,而国内一些粮农也增加了自己的粮食储存量,以前粮农是产多少卖多少,现在可能要留一部分粮食在家里自己用。这都在提醒中国必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口粮安全。

还有,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在显著增加,我国干旱、洪涝、高温、热浪、低温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均显著增强,像2021年的河南、山西等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水灾。极端气候事件在影响耕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耕地粮食种植效益比较低,使粮农生产积极性不高。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净收益由每亩186.39元降到每亩亏损85.59元。而且考虑55岁到65岁之间的老年劳动力的退出,如果在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粮食生产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前提下,未来包括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区在内的耕地粮食种植收益会持续降低。

新京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哪些举措可以提升国家粮食生产力?

孔祥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粮食种植收益,让农民能切实通过种地得到更多收益,这就需要决策层在耕地发展权补偿、粮食生产补贴、生态补偿、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显著提升粮食生产的综合收益;持续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最大限度减少耕地资源刚性损失;另外,我们应该持续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让高标准农田应对极端灾害的适应能力更强。

高标准农田需做“体检”

新京报:您提到了应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出2022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什么样的农田是高标准农田?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如何?

孔祥斌: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最早是由原国土资源部提出的,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在2021年,我国建成超1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年度建设目标任务的105.5%。但是,我们在一些地区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些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有的农田就是修个路,或者凿口井,就被划为高标准农田了。但实际上,高标准农田是旱能灌、涝能排的,这就需要农田水利设施都要完备。

新京报:对于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与高标准规划不相符的现象,您怎么看?

孔祥斌:我建议,全国的高标准农田可以做个“体检”,将所有的高标准农田能够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为标准,重新排查一遍,对设施不完备的农田,及时查漏补缺;另外,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设施再提升工程,特别是针对黄淮海地区可能遇到的极端降雨天气,要对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大对东北粮仓投入,提升应对极端冻害适应能力;启动西南山区和黄土丘陵区中低产田质量提升工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促进耕地空间重构,提高耕地规模化水平。

高标准农田要多渠道投入

新京报: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需要做哪些方面?

孔祥斌:一号文件指出,要有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提到,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还有一条就是要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并且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京报:在大中型灌区上建高标准农田,有怎样的优势?

孔祥斌:大中型灌区生产粮食约占全国总量的50%,粮食生产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大中型灌区的水利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还有一点,将大中型灌区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有利于解决高标准农田地块被无序占用的问题,建在大中型灌区的高标准农田更容易连田成片、网相连、渠相通,这样有利于监督管理、保障农田不被占用,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灌排设施支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改善的作用。

黑土地保护先要多种大豆

新京报: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建立黑土地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外,您认为还需要注意什么?

孔祥斌:优化种植结构,进行保护性耕作。东北黑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豆种得少了,很多农民发现玉米亩产量高,只种玉米,但玉米需要大量肥料,过多的化肥,就容易耗费土壤的碳资源,导致土壤变硬、变薄。但大豆属于豆科植物,其根系有固氮能力,可以有效恢复地力。所以,我们倡导在黑土地区域采用玉米与大豆轮作的方式。

新京报:为什么要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孔祥斌:这里有至少四个意义。一方面,我国的盐碱地总面积比较大,选育耐盐碱植物,可以提高盐碱地利用率,从而扩大粮田面积;另一方面,选育耐盐碱植物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缓解一些地方的农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还有一点,盐碱地具有丰富矿物质元素,盐碱地含有盐分等一些元素,通过植物吸收后再传送给人类,有益于提升人体营养元素的丰富性。此外,耐盐碱植物对土壤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

新京报:您认为在守住耕地红线、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时候,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孔祥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农民在种田上获得更多收益,也就是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种粮更有积极性。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一些地区的农民,会因为种田带来的经济收益低,就会选择撂荒;或者一些地区农民,过度重视种粮收益,放弃种养结合轮作、间作的方式,大量开采地下水、使用肥料,导致耕地生态风险不断加大。

新京报: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孔祥斌:农民是耕地保护的微观主体,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微观主体的责、权、利。一是将农民纳入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范畴,《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是耕地的所有者和承包者,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按照权、责、利对等原则,应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纳入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承担耕地保护的责任;二是建立耕地保护绩效评价机制,对耕地保护效果较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激励性补偿;三是依托农村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建立生态农田、景观农田、文化农田,创新“一、二、三产”融合生产模式,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复合功能,增加农产品的复合价值,最大程度地提升耕地资源价值,增加农民务农收入。

来源:新京报记者赵利新

排版:李沁珈

责任编辑:郝晨淇

中国海大,助力海南! 中国男性人口近60年首次减少 河北甘肃等地常住人口下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