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26日电(记者解统强、王金金)初春的共和盆地天气渐暖,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村,家庭农场主郭存海从早晨8点就开始忙碌,这两天,郭存海正赶着农忙前的时间给15个种植火龙果的大棚施肥。
回乡创业,郭存海完成了两件大事——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盆地,成功种植热带水果火龙果;成功在当地农商行取得5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的家庭农牧场信用贷款。
走进郭存海的温室大棚,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火龙果粗壮的根茎沿着架子攀缘生长。“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耐干旱、耐高温、喜光照。在海拔近3000米的地方种植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存海一边查看火龙果的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的创业经历。
2018年,一次去陕西杨凌考察学习的机会,让郭存海嗅到种植火龙果的商机。一个念头在郭存海的脑海中浮现:在青藏高原能不能种出火龙果?
回乡后,郭存海筹划在本村打造水果采摘观光园。“为了保证棚内温度,大棚塑料膜要一年一换,棚内还需要安装补光灯,冬季温度得达到20摄氏度左右。”郭存海说,经过近3年的培育,他的大棚里成功结出火龙果。
火龙果长势喜人,郭存海想扩大种植规模和种植品种、修建果蔬种植科普基地,但创业资金基本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被资金问题所困扰。
“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难以抵押,我只能以个人名义申请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为解决资金难题,郭存海跑了多家金融机构,但却因为经营业务特殊被拒绝放贷。就在郭存海为资金问题一筹莫展时,共和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羊桑给郭存海带来了希望。
“看到郭老板的火龙果,我就意识到他的产业有前景,也符合银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羊桑说,在经过沟通交流和贷前审查后,共和农商银行决定以无抵押、无担保的方式向郭存海的家庭农场提供50万元的信用贷款。
“不会种不会养,可以在互联网或到外地学习。而没有发展资金,有再好的想法也实现不了。”郭存海告诉记者,融资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如今金融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羊桑介绍,为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共和农商银行结合地区产业特征制定了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授信管理办法,以金融服务为载体助推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许多像郭存海一样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了融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