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部署积极开展党建“三级联创”,深入推进“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全面启动校地党建共同体建设。2020年6月,学校党委与北仑区委签订共建协议,8个二级学院与北仑区8个街道结对共建,探索党建共同体+育人协同体+产教融合体“三体”联动模式,推动党建全领域合作共建、产教全链条深度融合、校地全方位协同育人。此项实践探索入选了宁波市“六争攻坚”先锋榜,以“小窗口”的精彩为“大窗口”添彩。
构建“党建共同体”,拓展“大党建”格局,增强学校三级党组织的组织力
一是搭建全面共建平台。根据专业特色,宁职院全部二级学院对接北仑区各街道及工业社区,设在余姚的阳明学院与所在街道也进行了结对,校地党组织分别签约成立党建共同体。挖掘校地党组织共建内涵,宁职院明确“共铸红色品牌、共建党建学院、共育骨干队伍、共抓产教融合、共助人才引育、共创美丽乡村、共推文化创新、共筑青年北仑”等八方面共建重点,极大地拓展了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推出滚动共建项目。宁职院建立党建共同体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商定重点共建项目,协调解决共建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去年,宁职院重点推进了建设企业营销人才赋能基地、打造浃江风情带、“红苗集市”青春助农计划、“锋领管护”行动、“艺术点亮乡村”等十大项目,新一轮的共建项目也已在谋划商议,形成了组织推动+项目驱动的共建机制。
三是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各二级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工业社区企业,走进教育实践基地,融思想教育于项目服务之中,让党建工作活起来、实起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机电学院立即组建科研战役攻关团队,成功突破熔喷布模具精密加工工艺,为10余家中小企业生产抗疫物资提供了技术支持;开展“探寻第三种力量·重走总书记考察宁波之路”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师党员深入大碶街道灵峰社区送技术进企业。
构建“育人协同体”,完善“大思政”体系,增强党建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渗透力
一是开发思政教育资源。依托校地党建共同体,宁职院集聚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育人资源,着力构建一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霞浦街道“张人亚党章学堂”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模范践行党章”主题实践活动,组建50余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人亚青年宣讲团”,在现场上好党史教育“第一课”,培训成为“党章学堂”义务讲解员,并深入社区、中小学进行百堂党课宣讲。
二是扩大思政导师队伍。宁职院注重发挥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探索校地党建共建、育人协同的体制机制,广泛聘请各类先进模范担任学校思政导师,更好地凝聚育人力量、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实效。化工学院成立“红匠学堂”,设立劳模工作室,聘任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优秀校友担任讲师,开展师徒结对、面授讲课,实现技艺传承、匠心根植、薪火相传,大力培养技艺超群、敬业奉献的新时代工匠。
三是拓展实践育人载体。宁职院探索思政课实践教育、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区域发展协同共建等模式,拓宽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升华育人的渠道途径。艺术学院“艺源”公益服务站师生为社区金婚老人拍摄主题纪念照,疫情防控期间为留甬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拍摄全家福。建工学院师生团队开展六千余间农民自建房安全风险排查,进行老小区改造、停车位测绘、绿化提升等调研服务。工商学院成立“红领新工益”志愿服务队,开展“百名检查官”城市环境大检查活动,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青春色彩。
构建“产教融合体”,拓宽“大办学”路子,增强党建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
一是共建港城工业社区学院。宁职院联合北仑区委组织部共同成立港城工业社区学院,开展两新党建、园区治理、企业管理、技术技能等方面培训,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助力创业创新的共赢平台。为应对疫情对企业产品销售的冲击,宁职院为大港社区企业举办“网络营销技能培训班”,帮助企业组建网络营销团队,18名学员通过“网点运营推广”1+X证书考核。
二是共建高水平专业群。阳明学院同街道骨干企业深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师企业实践、人才互聘共享等方面合作,建立“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分批安排现代学徒制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机电学院党总支依托大碶高档模具园区,建设党建引领的产学研示范点,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培养”,打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宁职样本。
三是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宁职院联合大碶街道共建青年创客孵化器“青创者联盟”,开展“益创+智创”大赛,打造助力青年创业创新的红色引擎。国际学院成立“春锋”创客团队,为春晓街道设计了红色党史党建游、绿色乡村振兴游、蓝色海洋文化游、金色产业经济游等打卡线路,开展旅游推介、活动策划。艺术学院策划开展“鲜香郭巨”农耕文旅节,成立青年画家工作室,设计农特产品外包装4个系列20多份作品,开发文创瓷器3个系列20余件。(作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