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东方神韵雪如意

日期:02-16
跳台滑雪冬奥会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东方神韵雪如意

“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依山而建,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图为“雪如意”实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场馆之一。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承担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共8个项目的比赛。其中,跳台滑雪比赛的5枚金牌全部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产生,北欧两项比赛则分别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进行。

因其跳台剖面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如意,不仅带给人造型上的美感,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想事成”的寓意,更是寄托着对冬奥会和冬奥健儿的深切祝福。“雪如意”可谓中国智慧与中国文化的绝佳体现。

“雪如意”依山而建,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所在山谷具有自然防风的地理优势。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张利眼中,这里简直是天然的跳台滑雪场地,山体的落差、坡度、侧风等方面,都符合跳台滑雪运动顶级场馆的需求。

绝佳的自然条件和精妙的设计建造,成就了“雪如意”的传奇故事。“雪如意”由顶峰俱乐部、出发区、滑道区、看台区组成,设有标准台和大跳台2条赛道。其中,标准台由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共同参与,大跳台只有男子运动员参赛,跳台长度为110米、垂直落差达135米。每条赛道的滑道区又分为助滑道和降落区两部分。据张利介绍,赛道设计的重点是垂直方向剖面的S形曲线,而每一届冬奥会都会根据选址做相应赛道曲线的设计。比赛中,运动员从出发点出发后,在助滑道积蓄动能,加速下降,滑行至助滑道和降落区交汇处的起跳点时,一跃而起,腾空飞翔。

在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雪如意”是工程量最大、难度技术最高的竞赛场馆。以顶峰俱乐部的建设为例,其总用钢量达2200吨,但因上方施工场地狭小,故所有钢构架需要先在山下拼装完成,再运输到山上吊装。正如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孙小溪所说:“它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每一步的顺序都不能错,如果错了的话,整个结构的受力会不均匀,会发生变形。”

建设中的困难不止于此。顶峰俱乐部外装饰的铝板中,80%以上都是双曲板材,其尺寸、弧度均不相同。为此,安装中采用三维模型,从模型中提取参数,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此外,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遇到了山体中的花岗岩,这就需要在严格控制爆炸破碎程序的前提下进行赛道爆破,以确保爆破的飞石和噪声都得到有效控制。

山体陡峭运输难度大,山体基石多且工作面狭窄,气候原因造成施工期短……种种施工难题不能阻挡“雪如意”的如期完工。2020年11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一次性顺利通过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雪联等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认证,施工偏差小于2厘米,受到高度评价。据张家口市筹办冬奥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海峰介绍,在“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中,张家口赛区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内的多个竞赛场馆均接受了检验。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建设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办奥的理念。在建设前期,冬奥组委与建设方做了大量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最终,“雪如意”建设融入绿色植被之中。首先,场馆依山而建,减少了对山体土方的破坏。土方开挖后,工人们把土储存起来,避免土方外运,以待未来对其再回收。“我们也对一些种植土进行了储存,便于在以后种植时进行再利用。”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龙介绍,为保护野生动物,施工方制作了临时鸟笼和洞穴,用来降低场馆建设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在设计师和工程建设者们的努力下,“雪如意”被打造成一座节能、环保的竞赛场馆。融雪水、自然降水能被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便可作为造雪用水,既保证冬奥会赛时用水,也让整个区域的水资源实现“微循环”。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蕴含大量科技元素,智慧照明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雪如意”可以为赛事提供多场景智能化照明模式,既满足国际体育赛事转播对光环境的高要求,又避免光污染,有效降低能耗。“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助滑道,由世界上仅有的两家可以生产助滑道的厂家提供,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助滑道。”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二处副处长王敬先表示,这里同时还配备有测速、测风、技术监测设施,运动员在这个场地上滑行运动的各种数据都可以实时反馈给其教练。

冬奥会后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在“雪如意”设计初期就被纳入规划范畴。场馆的缓冲区面积为84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尺寸,因此,赛后可进行足球训练或比赛。除举办专业赛事外,“雪如意”同样适合用作大型文娱演出场地,其周边一圈环绕台阶也为赛后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可能性,游人漫步其间,便能一览宏伟建筑与别样风光。而在张利看来,“这个场馆将成为当地公共艺术的标识物融入周边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以运动休闲消费逗留的场所,提供多元化的城市功能。”(本报记者付筱菁)

以案为鉴 从收受500元开始 他走向深渊 我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收官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筋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