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到“营”,成都人才战略赢在何处

日期:01-21
成都市

原标题:从“引”到“营”,成都人才战略赢在何处

近日,成都市向首批入选“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的专家代表颁发了证书。入选者作为产业领军人才,将享受作为城市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服务保障。

“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变层层评审为企业自评,将人才评审权赋予头部企业等市场主体。”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改变了传统人才评价方式,推动“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

这一评价机制的转变,正体现出成都城市人才政策体系的变革之处。

不同于早期靠优惠政策“组合拳”吸引人才,成都市最新出台的城市人才政策“3.0版本”上接城市发展战略,下接用人主体需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推动人才开发路径从“支持人才向赋权用人主体、赋能创新平台”转变,推动人才战略思维从“政策引才”向“生态营才”转变。

为人才创新营造宽容环境

“成都的包容,对于科研工作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至关重要,也是我们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化工学院副院长钮大文认为,成都是非常重视人才的城市,尤其体现在对人才创新工作给予的宽容政策。

2021年1月起,成都正式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赋予高校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经费自主支配权,为科研人才“松绑”。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批准“包干制”项目211个,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

2021年11月20日,成都市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出炉,四个“明星项目”被成功揭榜。“揭榜挂帅”,把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梳理成榜单发布出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不问出身、不计资历,能者上、智者上。”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发布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最大化激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在揭榜条件、管理举措上均进行了创新改革。

例如,此次“揭榜挂帅”取消申报单位注册时间要求和项目负责人年龄、学历、职称要求,取消预算评审,“揭榜挂帅”实行明码标价等。榜单一发布,便受到关注,在项目申报结束时,共征集项目14个。

成都还将进一步探索在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中引入“揭榜挂帅”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激发创新活力。

让人才以“城市场景”为舞台

2021年12月23日,在成都兴隆湖畔天府海创园,“天府永兴实验室”揭幕,汇聚了由张远航、贺克斌、许唯临等9名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为成都建设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贡献才智。

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增强源头创新、打造创新平台上奋力求解,将城市作为最大的场景实验室,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人才创造潜能。

谈到成都创新平台优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给出的数字直观且有说服力:目前该院在蓉共有全职员工约300人,其中25%是清华校友,20%有海外留学背景,80%是硕士博士,平均年龄32岁。

过去5年,该院共承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近500项,总金额约3亿元;孵化出科技公司13家,其中1家瞪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估值超过30亿元。

承载众多创新平台,是成都人才汇聚的重要优势。成都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聚集了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

此外,成都还全面启动天府实验室建设,建成了13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正面向海内外加速汇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方面,成都已建成投运11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引入研发机构和创业载体310家。此外,还有校地院企协同创新平台,成都与20家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校地协同创新平台80余个。

给人才“最幸福”的生活

“成都本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认为,成都具有孕育人才的先天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

喝茶、看雪山、晒太阳……悠闲的城市气质融进成都人的生活日常,但这并不代表成都人就不思进取。“一边抓美好生活,一边抓创新创业。”樊建川说,这也成为青年人才选择成都的独特因素。

连续13年问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是成都的一大优势。

通过实施人才安居工程,5年里,成都累计建设人才公寓9.9万套,有37个项目面向各类人才启动租售。成都还将加快健全人才安居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先安居后就业”制度。

引才的“蓉漂计划”,累计引进95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8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孕育出20余家上市企业、18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招才的“蓉漂人才荟”,赴海内外重点城市举办870场次招才引智活动,签约近20万人;育才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链接“首尔大学职业发展中心”“得到大学”等19家优质培训机构资源,累计培训42万人次;礼才的“蓉城人才绿卡”,累计服务超过31.5万人次;留才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累计接待近6万青年大学生入住……

“随着各种机会清单的发布、‘蓉漂计划’的实施,各种配套政策的出炉,成都为各类型、各层次、各行业的人才筑就了一个尽展其才的创新创业环境。”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感受到成都对人才吸引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截至目前,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093万,人才总量达587.58万,其中各类重大人才计划专家3788人。通过积极有为的人才政策,成都构建起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营才生态,赢得“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叠加释放。(记者袁秋岳、朱小路)

跑出“加速度” 重回“主赛道” 复元续精彩 2021年海南法院受理各类案件超30万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