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灾情救助:协同能带来更高的效率
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才有更好的效果。
1月9日,西安志愿者组织社区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图/视觉中国
西安疫情暴发以来,郝南以志愿者身份加入西安社会工作者协会参与线上协作工作。
在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之时,电话那一头郝南不时快速敲打着键盘,顺便对接了500万斤萝卜的需求信息。“我就是个二传手。”他说。西安社工协会在22日西安管控升级之前就建立了支持社区志愿人力和物资、专业服务的平台,这也正是郝南的优势。
“陕西社会组织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在西安的社会组织几乎都响应了。”郝南说,“但现在大家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在具体的行动中大家能够协同起来,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将能发挥更大的效率和作用。”
《中国慈善家》:据你了解的情况,西安市民目前主要的需求是什么?
郝南:西安的疫情比较胶着,使得防控的形势非常复杂。
首先是居民生活物资缺乏的问题,这是看得见的硬需求。在严控之前,政府发放的食品基本上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补给还存在很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大城市,防控时间一长,社会层面的一些软性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比如,求医问药的需求一直都存在。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求助可能也会增加,这在武汉、通化都出现过。长期的防控会造成一些亲子关系、家庭暴力等问题。西安封城后,焦虑、抑郁、情感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能也会逐渐浮现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以及居住在城中村的边缘流动群体,他们的困难也在疫情中突显出来。
这些需求不能简单地靠物资供给或者打通供应链来解决,而是需要精准化、有针对性地去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
1月4日,一条来自西安市社会工作协会的求救信息发布后,得到多家救援队响应,携带物资帮扶受困群众。图/西安社工
实际上,这些都是社会组织日常处理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社会组织会更有优势。陕西有着深厚的公益传统,此前就做了社会组织的孵化和支持,更有妇源汇这样的老牌公益机构。经过20多年的深耕,西安社会组织在服务上的专业性和多样性都很突出。据我所知,针对这些需求,在西安的社会组织已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回应。
比如,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发了一个陕西社会组织线上供需平台,收集了很多来自城中村等地的求助信息,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快速筹措物资并号召社会组织、志愿者响应。同时他们在后台组织志愿者筛选核实,将比较迫切的问题交给当地救援队和线下志愿者协调解决。
我们也响应了陕西省民政厅和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发起的号召,将腾讯捐赠中的200万元资金投入城中村的物资采购中,重点针对10类特殊人群,以及部分社区提供的困难群众人员名单,专门展开紧急的定向物资救助。大概两三天时间,这批物资就快要发完了。现在我们的资金也不够了。
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壹基金等省外组织,联合西安本地的一些合作伙伴也开展了扶危救困工作。
本地的社会组织,有关注妇女儿童的,有关注残障人士的,也都在收集各自服务人群的需求。妇源汇联合了几家机构开展服务,其中一位老师在打通渠道,帮助白血病儿童进医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的白血病儿童经他介绍最终得到医疗帮助。
此外,西安联众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结合日常社区工作优势,深入社区询问需求,通过建立共享文档,建立需求和物资对接的渠道。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和北京惠泽人iwill专家团队开展“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组织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医师、律师、培训师志愿者,从线上进社区开展专业服务,目前已经下沉到60多个社区了。
西安市民政局、腾讯基金会和西安市社会工作协会组织向西安社区发放爱心包。图/西安社工
《中国慈善家》: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组织的优势似乎还没充分凸显出来。
郝南:之所以我们还没看到,是因为前期大家都在埋头做事,很少宣传。但我认为,在具体的行动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还有很大的协作空间,大家合起来会形成局部大于整体的效果。现在也建立了几个协同性的平台,但这些平台之间还是可以打通,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做法,在行动层面而非仅仅在组织形式上,能让大家把行动力和行动资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行动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
只有做出来,才能被看得到。我们还是希望在现在就有一个更好的资源优化和整合,这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格外重要,比方说搭建社区平台和提供社区内专业服务的就可以配合,服务残障人士的社会组织可能缺乏物资支持,就可以找做物资发放的社会组织合作。
大家都有各自执行的能力,都有各自执行的资源,虽然大都在线上,但有些工作还是可以做的,只有到最后一步才需要具体的人去做,而且大家都有这方面的人力。
我认为,在机构协作上可能会有很多挑战,但是在具体的行动协作上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中国慈善家》:这种协作的难点是什么?
郝南:我觉得关键是大家得知道彼此在做什么,找到行动中的需求点,基于需求开展合作。比方说我们团队的物资工作,就是由妈妈环保和妇源汇的同仁支持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机构层面协作还是在平台层面协作,这是需要作出区分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机构好,而是因为双方做的事情有很大的互补性,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变成一个更好的整体。我认为,形式上的合作不如行动上的协同,在资源互补性上的合作会更加坚实。
1月6日,西安一个封闭小区,除医务人员、志愿者和物业人员外,居民在指定的消毒区域领取采购的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图/视觉中国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或者在哪些方面可以找到契合点。我们现在这几个平台分别形成了一个一个小的信息圈层,如何打破这些信息圈层是关键,只有打破圈层才能看到别人做的事情,才知道彼此的契合点是什么。
从融合的机制来看,只有政府能够去打通省和市之间,打通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界限。
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要在事情上做联合,并不一定要分个主次,不是要强调以谁为主的思维观念,这样协作起来才更加顺畅。
《中国慈善家》:社会组织那么多,如何互相看见,精准对接彼此的需求?
郝南:互相看见的一个前提,是要在特定的事情、特定的领域中去讨论。比如我要做残障人士的服务,跟这个事情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自行对接解决,不需要那么多人一块儿做,否则效率太低了。
社会组织事情太多,太忙,没有办法去用一个平台去整合所有的问题,整合所有的工作。我觉得可以借鉴联合国的方式,他们在应急响应中会设立11个专业组群(cluster),有的解决儿童问题,有的解决食品问题,有的解决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有的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
通过划分成不同的群组,在群组的专业议题中做进一步的协作和联合,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起去讨论。因为疫情背景下,社会问题被分成很多方面,没有哪个组织能覆盖所有方面,大家只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讨论得更深,资源整合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