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引领 “双圈”互动

日期:01-04

原标题:“双核”引领 “双圈”互动

来源:四川日报

作为一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操作指南”,《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出台。《实施方案》中,“加快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被置于首位,对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划定了路径。

新格局如何构建?从方向上看,《实施方案》明确推动重庆成都双核引领相向发展,并要求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强化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互动。从路径上看,《实施方案》提出做强成渝发展主轴、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等具体措施。

“双核”引领 “双圈”互动

对内建好“都市圈”

对外加强都市圈互动

“设立都市圈,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化和细化,也是‘十四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具体抓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认为,《实施方案》在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中强调“都市圈”的作用,能在川渝跨省级行政区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后,通过都市圈这个平台载体,取得更加实际的成果。

《实施方案》对如何打造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均进行了明确。比如,成都都市圈的发展重点在于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推进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这些产业带在成都都市圈内都是有一定基础甚至实力雄厚的,《实施方案》将引导我们进一步往产业集聚和高端产业方向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同城化办公室副主任陈凯说。

以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近年来,成都、眉山两地跨区域布局项目,目前已有两地产品配套企业130户,在建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达362亿元,初步形成产业生态圈。

对内建好“都市圈”,对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实施方案》尤其强调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的互动,推动成渝主轴节点城市强化功能协作,承接重庆中心城区、成都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效提升服务配套重庆中心城区、成都的能力,打造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脊梁”。

“西部的都市圈与沿海都市圈相比,开放程度不及后者,但有独到优势。”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教授汤继强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建设,正让西部地区成为西向、南向甚至北向开放前沿,成渝抱团互动,有条件有机会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做大做强“极核”城市

推动“双核”相向发展

作为成都都市圈的核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成都未来怎么干备受关注。

“2021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只有继续做大‘主干’成都、做强极核,在川渝合作框架机制下谋划推动核心城市联动深化合作,才能引领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向前。”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羽说。

如何做大做强?“发达的都市圈首先要有世界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建议,成都应依托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着力于协同延长产业链,扩大区域内产业内部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吸纳集聚要素资源,通过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引领带动,实现“建圈强链”。

“双核”互动也是《实施方案》着墨重点。《实施方案》给出具体方向——重庆向西、成都向东相向发展,并对渝东北川东北地区、川南渝西地区、川渝毗邻地区如何协调融合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

以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为例,《实施方案》明确,支持自贡、泸州、内江、宜宾、江津、永川、荣昌等共同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机制。“既有超大城市层面的联动,也有市区之间的探索,点面结合,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创新体制机制,整体带动成渝地区空间布局优化、功能体系完善、发展能级提升。”陈凯表示。 (记者 罗之飏 肖莹佩)

去年1至11月追回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基金近900万 广西专项监督守护群众养老钱 被村干部“高高挂起”的惠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