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最美招商工作者”
来源:重庆发布
他们,是奔波的“空中飞人”
他们,把重庆和世界相连
他们,用真诚、智慧和汗水
为城市带来发展活力
……
最美招商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闫跃峰摄
昨(2)日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联合主办的“时代的奋斗者—2021年重庆市最美招商工作者发布仪式”在重庆卫视播出。
最美招商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闫跃峰摄
李小军、章华、李雪莹、罗梅、刘嘉熠、谭本宏、夏强伟、张涛、李光及重庆市商务委自贸区运行促进处等10人或单位获评“最美招商工作者”。在发布仪式上,10位“最美招商工作者”分享了在招商工作中不分白天黑夜、不顾严寒酷暑的精彩故事。
最美招商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重庆发布带你了解
↓↓↓
(滑动查看背后的故事)
李小军:文旅招商赋能武隆旅游国际化
武隆作为全市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武隆如何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武隆旅游业又该如何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与价值?武隆区招商中心副主任李小军给出了答案。
2019年初,李小军得知,一家上海的大型影视文化企业有意在西南某地区投资设立总部,李小军将该企业的执行董事马嵩松在半路截了下来,游说对方武隆更适合投资。
为让马嵩松对武隆的发展有信心,李小军“生拉硬拽”地带着他到武隆四处逛,带他参观还在兴建的机场和高铁站,同时参观考察印象武隆和归原艺术小镇等文旅项目,让对方有了坐下来谈一谈的耐心;然后,李小军和团队用了三天时间写出方案……
最终,武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当初感觉是被李小军‘骗’到武隆,但被他和团队的诚意打动。”马嵩松说。
李小军自2016年到武隆区招商中心工作以来,参与并成功引进了以武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归原艺术小镇、仙女山国际康养小镇、艺源岛文化艺术小镇等为代表的20余个重大文旅融合项目,协议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其中,武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引进,更是为武隆文旅产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章华:让每个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8年前,绿色食品加工这一产业在梁平还是一片空白。如今,该产业却已成为梁平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这一切,少不了章华的奉献。
章华是梁平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招商投资促进局副局长。2014年,为吸纳优质项目落地梁平,他带队前往广州、深圳等地驻地招商。在一次聚会活动上,章华敏锐捕捉到一家商超公司有意扩展产业链,投资前端食品加工的信息,于是果断出击,连续5天走部门、进市场、下农村,赶制出相关农业产业的调研数据,并向客商介绍梁平最新的招商优惠政策,在多次两地往返沟通后,终于打动了对方。
“企业服务也是招商工作的一部分,在招商前每一个企业都是我们的客人,而他们签约落地后,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对亲人我们更要加倍的关心和服务,才能让企业既落得下,还能留得住。”章华秉持着“客人就是亲人”的服务理念,先后帮助多个落地企业解决了用工、用气、原材料供应等难题,为梁平区招商引资工作赢得了良好口碑,有力带动了全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8年来,章华飞行里程累计超25万公里,每年拜访或邀请客商来梁平考察达100余批次,先后成功引进并落地建设天津亿联集团、中财集团、有住科技、兰星电子等100余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金额超800亿元,让梁平集成电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李雪莹:勤勉奋进筑产业的“追梦人”
短短几年时间,重庆国际生物城从名不见经传的区县工业园区转型成为承载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李雪莹见证了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蜕变历程。
作为招商骨干的李雪莹,参与引进了众多奠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的奠基性项目,其中,由国内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投资130多亿元建设的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招商落地,就是李雪莹和生物城招商团队重大项目招商的经典案例。
在李雪莹等招商人员的努力下,全市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项目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顺利在巴南落地。为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创造性提出“五方合作”机制,共建“长江经济带生物产业联盟”,通过该机制引进了博唯生物、智翔金泰、宸安生物等龙头项目和HPV疫苗、高端抗体药物、长效胰岛素等国内领先的拳头产品,为重庆国际生物城构建千亿级生物医药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进入重庆国际生物城工作以来,李雪莹一直战斗在基层招商一线,伴随重庆国际生物城共同成长,从引入智睿生物、博唯生物等一系列龙头项目,到推动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落地,见证了重庆国际生物城从零开始的求索、从无到有的坚持、从有到优的磨练。
罗梅:助推綦江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
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綦江曾创造了“生产第一辆军用越野车”等共和国工业史上的“八个第一”,有着辉煌的历史。近年来,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綦江也开始踏上了以创新引领老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如今的綦江,传统产业破茧蝶变,新兴产业聚链成群,老基地正焕发新活力。这其中,“招商人”功不可没,而罗梅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在綦江区全民招商氛围中,罗梅加入到了招商队伍,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工作中,一干就是8年多。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并不简单,罗梅需要立足綦江“两区、一廊、一城、一谷、两地”建设,撰写完成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招商专案,招引项目落地,才能助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面对新使命、新战略、新任务,作为新一代招商人,罗梅从未停歇过。
在罗梅和全区招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綦江成功引进了全球锂电池头部企业金美科技、规模1000席的大唐融合西南呼叫中心、卫星核心部组件生产商开拓卫星等产业项目以及中西部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德国埃森大学等6所高校。从刨齿轮到造卫星、煤炭生产到材料加工,綦江的转型步伐蹄疾步稳。
刘嘉熠:打开重庆与400余家优势央企合作大门
“也许大家看到如今的我,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招商投资分析师,但时间拨回到两年前,我压根儿不会想到未来自己会从事招商工作。”重庆九龙坡区国资委主任刘嘉熠笑着说。
2019年底,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科改示范行动”,同时准备配套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国改科技基金,对入选高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一时间,这一国家级基金的落地,成为多省市激烈竞争的目标。刘嘉熠主动出击,争取项目。他带领同事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互动、西部科学城建设和科改示范行动产业互动、央企和地方国企资本互动这“三个互动”出发,最终打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国新集团,让国改科技基金成功落户,打开了重庆与400余家优势央企合作的大门。
据统计,国改基金签约半年来,已经立项、决策项目27个,涉及投资44亿。九龙坡区的国资存量从600亿元增加到1000亿,营收从20亿元增加到60亿。
谭本宏:以开放的态度跨界引才
2021年1月,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的牵头推动下,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成功落户重庆。
在谭本宏看来,阿维塔科技的落户,不仅意味着在渝实现平台和产品一体化打造,其人才招商问题,也必须同步落实。
为更好引进人才,谭本宏跳出车圈视野,放眼全领域、全行业搭建人才矩阵。“我们的品牌副总王蔺,在各大品牌担任过负责人,有20年市场营销经验,但以前她并没有加入汽车企业的职业规划。”为了引进王蔺这类不可多得的人才,从视频面试到北京F2F沟通,再到邀请她到重庆总部进行交流,谭本宏下足了功夫,最终将她成功“收入囊中”。
工作再忙,谭本宏都会预留固定时间参与各岗位候选人的面试,和他们交流、分享阿维塔科技的发展规划和理念。
据统计,2020年底至今,阿维塔科技从69人快速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人的规模。研发人员中,数字产品和智能网联两个相对比较新型且缺口极大的行业,也形成了150人团队,且专家及以上人员多达50余人。
夏强伟:服到位零距离让招商更“懂你”
从2002年在龙桥街道为招商落地企业服务开始,到2012年深圳驻外招商,再到2019年涪陵区成立招商投资局担任局长,从事招商工作已近10年的夏强伟,深知招商工作对地方经济的意义。
招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招商引资靠拼土地、拼优惠政策的1.0时代已经过时了。”夏强伟坦言,每个企业都有痛点,招商人要既要熟悉产业又得了解企业,并且能提供解决方案;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和地方政府一起,共同培育产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所以招商人还得有市场的逻辑和投资的思维,变招商引资为招商投资。
思路转变之后,夏强伟和团队不再是单一关心招商企业的投资、产值、税收,更多的是与企业一起探讨行业趋势、产业配套和商业模式,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企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真正做到“懂你”招商。
2021年上半年,涪陵区招商引资市外项目协议资金243.5亿元,签约18个,到位资金110亿元,为半年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张涛:招商“三步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产业研究分析的“情报员”、企业项目投资的“策划员”、重大项目攻坚的“战斗员”、项目落地服务的“勤务员”……
他叫张涛,是一名可以“三十六变”的招商“老兵”。
自西部(重庆)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以来,2021年科学城核心区GDP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增速全市第1。科学城建设实现扎实起步、良好开局,这其中招商引资工作功不可没。光大集团、中国电子、平安集团、国电投等一批央字头、国字号500强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每家企业的项目谈判到开工投产,都与张涛的工作息息相关。
提到吸引项目精准快速落地的经验时,张涛建议道:“精准招商引资需分‘三步走’,拟清思路,然后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三步走”,第一步便是找准方向。高新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明确了四大主导产业为招商方向;第二步是锁定目标。通过对行业的深度分析,高新区绘制了科学城主导产业招商图谱,找到符合科学城产业发展的科技型企业。第三步是开辟渠道。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项目核心团队,开展上门招商,实现了“大数据精准制导,优策划靶向招商”。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助推科学城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再上新台阶。”提到下一步打算时,张涛如是说到。
李光:用专业思维不断提升招商实效
霍尼韦尔刹车片项目是重庆两江新区成立时引进的首个世界500强企业。它的进驻,让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招商引资开了个好头。这背后,离不开两江新区招商人李光为其提供的高效有力的招商服务和专业详尽的布局谋划。
为实现重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两江招商集团的副总裁,李光将目光瞄向了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部广域铭岛。他敏锐地发现,在重庆引进吉利系列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化改造和赋能,将极大地推动重庆的工业经济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重构与融合。
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李光总结提出仿真验证系统,精确地打准了企业的需求,再一次用他的坚持不懈成功拿下项目。
“缺什么就补什么,少什么就引什么”成为李光招商“问题导向”下产业集群招商的一大体现,贯穿他招商生涯的始终:填补重庆无人机航空产业空白,引入丰鸟航空大型物流无人机;新能源产业缺乏氢能布局,引入德燃动力、明天氢能等头部企业;装备产业缺乏龙头旗舰,引入世界五大机器人中的四家,发那科、川崎、ABB、库卡来渝……
提到自己的招商“秘笈”时,李光分享了他的小口诀“三心二意一专业”——真心、诚心、用心,保持坚定的意志,秉承最好的服务意识,凝聚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精神和专业的服务“招大引强”。
重庆市商务委自贸区运行促进处:
让海内外投资者“近悦远来”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市商务委自贸试验区运行促进处在行动!近年来,运行促进处共牵头跟进项目29个,涉及金额共计622.03亿元。2021年上半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地方报告》显示:重庆已有3个指标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运行促进处是重庆市商务系统招商引资的统筹处室,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商务系统招商引资工作,策划重大招商项目,组织重大招商推介活动。它同时也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兴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政策统筹的职能处室。
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运行促进处围绕市场主体诉求,开始着努力探索创新自贸区新政策。
2019年,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想落户重庆自贸区,但注册地与经营地必须在同一地点的这一规定成为他们落户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运行促进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探索区内注册区外经营模式,促成了全市首家注册资本超过百亿元的金融机构法人总部中银金租落户,使重庆金融租赁企业数量和能级位居西部第一,打破了国内金融租赁公司集中注册于天津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现状,为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好的项目应该匹配好的政策,好的政策也应适应好的项目。我们要成为两者融合的助推器。”运行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人的热情为招商带来了温度,重庆高颜值的形象为招商带来了激情。运行促进处也将继续用优质高效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近悦远来”,投资重庆、落地重庆。
最美招商工作者发布仪式现场闫跃峰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招商投资促进是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途径。
2018年11月2日,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在全市新设机构中率先挂牌运行,掀起了重庆直辖后招商引资的热潮。自成立到2021年11月,全市千余名招商工作者共引进项目7302个,正式合同额44605亿元,资金到位额8319亿元,有力助推重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