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和:扎牢纪律网守护群众奶酪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
“45岁种下第一棵树的时候,我是从山下担水浇的树,那会儿的人喝水都难,但现在全部自来水浇灌,树都享上福了,这个不仅是党和政府的项目好,也离不开你马书记紧盯着项目落实,只要项目推进的慢,你就像装了马达似的第一时间到场督促……”中川乡峡口村“红人”马进才老人边跟我们讲述他的故事边打趣着乡纪委书记马玉明。群众的呼声在哪里,纪委监委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这是民和县纪检部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真实写照,马进才打趣的玩笑,却满溢着对纪检工作的肯定。今年以来,民和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通过紧盯苗头性问题、严查快办问题线索、常态化警示教育等方式,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种项目资金也相继拨付到位,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资金趴窝”这是考验乡镇党委政府执行力的关键。项目落地、资金发放决不能成为少数人中饱私囊或巧借名目的‘唐僧肉’。县纪委监委会时刻紧盯涉及惠农资金的腐败问题线索,情节严重的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民和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上如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口,紧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期间问题线索,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座谈调研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主动发现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不严不实、优亲厚友、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及时梳理汇总反馈至相关监管部门,尤其是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不规范、个别集中安置点饮水工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严查速办,确保各类民生工程项目及时落地落实。在案件查处上,严把案件质量“出口关”,制定《民和县2021年重点领域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每周一召开案件督办例会、包片领导督办、信访案管部门电话督办、下发督办通知书等方式,加强对案件查办全流程的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办理进展情况,通过对台账、看进度、找问题、提建议的工作方式,在保证案件办理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案件办理进度,化解问题线索存量。同时,持续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采取集中下访、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约谈工作落实不到位的6名单位负责人,使批评教育成为常态,及时纠正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多亏了纪委,我的破烦(烦心)事解决了”群众关心什么,纪委监委就重点关注什么。2021年9月,民和县巴州镇下马家村村民马炳玉向乡镇纪委反映自家的自来水停了好几天,希望纪委能出面帮忙解决,巴州镇纪委通过了解得知因为马家河水库水源又逢枯水期,该村民房屋地势较高,导致水压不稳,自来水时断时续。镇纪委第一时间向乡镇党委汇报,并协调民和县水利局马家河水库管护所及时解决了马炳玉家的饮水问题。“连着几天水都没来,多亏了纪委协调,水这么快就来了,我的破烦(烦心)事解决了”马炳玉激动的说。一年来,民和县纪委监委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度提升。通过印发《关于开展案件剖析、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加强以案促改,坚持“一案一总结”“一案一建议”“一案两整改”,督促案发部门和单位认真查找监管漏洞和制度缺陷,有针对性地整改解决深层次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时刻绷紧廉政的弦”惠民政策的落实,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有一批务实、清廉的基层干部队伍,而党员干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廉洁自律意识和主动作为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民和县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加职务犯罪庭审、剖析典型案例等多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同时,充分发挥县警示教育基地作用,为各级党员干部敲警钟,2021年,共有23批次765人在此接受了警示教育。“参观完警示教育基地,我还是挺激动的,这些图片和道具很有意思,就是用来提醒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是纪委在帮助我们时刻绷紧廉政的弦”川口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李吉在参观完警示教育基地后内心深受触动。在党员干部的廉洁文化教育上,民和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民和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廉政短信等媒体平台作用,及时推送党风廉政建设信息248条,并在重要节假日前广泛印发《给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属的一封信》,通过时常咬耳扯袖,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不断营造文明和谐、廉洁过节的良好社会氛围。(邓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