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东师大教师获特等奖,全国仅8位!
2021年度宝钢教育奖
公布评审结果,
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
兼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
中文系与国汉院双聘教授朱国华
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8位教师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长波教授、
传播学院沈嘉熠教授、
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
获得202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向他们表示祝贺!
202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朱国华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
兼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
中国语言文学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202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王长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沈嘉熠
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教授
周立旻
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将卓越学术转化为卓越育人
朱国华教授致力于中外文艺理论基本原理的研究,积极参与文艺理论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多种专著。
近五年来,主持“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阿多诺文艺美学著作翻译、笺注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权力的文化逻辑》等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与上海市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
▲
朱国华所著《权力的文化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围绕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不断提升卓越育人质量,推动以长江学者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为本科课开设前沿性、研讨型的高质量课程,朱国华教授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
一直以来,他践行立德树人与卓越育人的理念,努力将卓越学术转化为卓越育人,以理论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魅力。
以身垂范,润物无声
朱国华教授担任文艺学硕士和博士导师,悉心指导研究生,不少学生正成长为学术新星;此外,还积极投身于本科生教育,开设多门内容扎实、材料丰富、视角新颖、评价方式灵活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并担任本科生学业和专业导师,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他重视师德师风的传承,以身垂范,润物无声,帮助一批年轻教师形成“教学第一、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
▲朱国华在课堂上
朱国华教授主张以“经典导读”代替“概论”作为本科课程体系的重心,领衔讲授《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导读》等原典精读类课程;2017年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的“学者型中文专业师范生培养体系创新建设与实践”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走进文学:教授讲座》获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2019年领衔建设《文学概论》MOOC平台课程,该课程2020年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以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
作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与中文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他主张发挥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文学科和外文学科的双重优势,加强比较文学专业建设,以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促进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国家文化战略创新的协同推进;推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学制度建设,实施卓越课程建设计划,使一批优秀教师与优质课程脱颖而出。
▲朱国华在会议上致辞
从教近二十年,朱国华教授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众多优秀学生,其中在双一流高校任教者5人,学术学脉薪火相传;另有多位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等嘉奖,师生合力,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卓越育人工作贡献力量。
119位教师获得宝钢教育奖
宝钢教育基金设立于1990年,是宝钢集团出资设立、政府支持指导、专家咨询策划、高校积极参与的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以“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为宗旨,目前有75家评审学校和评审单位,在全国12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每年评选表彰一次。
截至目前,华东师大已有119位教师获得宝钢教育奖,其中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3位、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位。
来源|教务处
通联|徐幻叶杨莉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