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迁驻深圳
据“深圳发布”消息,12月25日上午,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迁驻深圳大会在中电长城大厦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芮晓武出席活动并讲话。
图片来源:深圳发布
会上,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电子签署《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另据南方+客户端报道,会上,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芮晓武表示,站在集团总部迁驻深圳的新起点,开启再次创业的新征程。中国电子将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网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多年来,中国电子与广东省和深圳市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将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出发点,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迁驻深圳为契机,围绕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培育世界级网信产业集群在广东省和深圳市加速布局,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芮晓武在致辞仪式上表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据官网介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是兼具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秉承“建设网络强国、链接幸福世界”的企业使命和发展理念,中国电子成功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兼容移动生态、与国际主流架构比肩的安全先进绿色的“PKS”自主计算体系和最具活力与朝气的应用生态与产业共同体,正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18余万员工,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479.2亿元,连续10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
另据南方+客户端报道,中国电子将总部南迁至深圳,一直有迹可循。早在1985年,中国电子就成立“深科技”(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大批骨干企业在深圳发展。
2012年11月,中国电子便与深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深圳福田设立国际总部。该总部由彼时中国电子旗下的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桑达集团、爱华电子4家子公司合并而成、
201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芮晓武出席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电子集团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旗下90%的资产转移到深圳,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芮晓武表示,深圳是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电子制造业有深厚的基础,非常看好深圳发展智能制造的前景。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达2.1万亿元,规模占全国六分之一。到了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提升到全国五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成为引领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央企总部搬迁
今年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至武汉;今年12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驻上海。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21日消息,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三大央企正式确定了在雄安新区的新地址。
此外,今年12月,由多家央地国企稀土板块整合而来的中国稀土集团落户江西赣州;今年9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上海成立。
央企总部搬迁,背后考量几何?
据新华社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因工业基础强、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好,成为“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承载地,一重、一汽、鞍钢、哈电等重工业巨头因此扎根东北。还有一部分企业,比如东风汽车,曾因“三线”建设等原因将总部设在中西部中小城市,但后来因市场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将总部搬迁到了较大的城市。
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少央企应运而生。比如,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等部委被撤销,在煤、油、核三部基础上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等能源企业,这些企业的总部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北京。大量央企总部的存在,让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
时过境迁,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过多资源集中一城一地,催生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加重了城市运行的负担。近年来,中央对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明确要求。
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跑”,央企总部“坚守”在北京的必要性下降,而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贴近产业链上下游,更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
由此可见,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加速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考量下,央企总部调整可谓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不是要限制北京的发展,而是立足“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离开的,自然就会有新来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精尖”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资料来源:新华社南方+客户端深圳发布等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