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讯!台媒:台湾出现首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台湾“中时新闻网”刚刚消息,台湾出现首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报道称,台湾今日(11日)新增10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为7例男性、3例女性,输入病例全数为“突破性感染”病例。另据台防疫部门负责人陈时中表示,台湾出现首例变异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报道提到,台防疫部门10日公布的其中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案16829),为非洲国家入境的30多岁台湾女性,于12月8日入境,9日采检,10日确认感染;该病例曾接种1剂AZ疫苗和1剂莫德纳疫苗,属“突破性感染”病例,其接触者10人均列为居家隔离。
陈时中表示,该病例“16829”为无症状感染病例,目前收治在医院隔离病房,其 10名接触者为同班机前后排旅客,目前检测皆为阴性;而该病例今天(11日)基因定序结果出炉,确认感染的是变异株奥密克戎。
相关报道:
中国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能挡住奥密克戎吗?(财经杂志)
这款药针对奥密克戎的效果,预计两周内会得到结果
2021年12月9日,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这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
文|《财经》记者辛颖凌馨阳尚吕
2021年12月8日晚,国家药监局紧急审批,通过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从开始实验室研究到获批上市,只用了20个月。
这是一款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联合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由腾盛博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适用于治疗成人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这款药的定价,“还没有确定,在和政府沟通,定价和政府采购量等因素都有关。”腾盛博药首席财务官李安康说。腾盛博药-B股价近20个交易日以来已累计涨逾120%。
此前,美国已经获批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的政府采购价为2100美元,小分子口服药物一个疗程的政府采购价更便宜为529美元。
如何应对病毒不断变异升级,几乎是每一款新冠药物从立项开始就要考虑的问题。这款药是否能挡住奥密克戎,预计两周内会有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其前期研发投入约10亿元,未来想要为企业产生回报,首先面临的就是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挑战,还有在中国患者较少的情况下,是否有机会打开国际市场?
能否挡住奥密克戎?
最近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对全球疫情产生显著影响。12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奥密克戎毒株,预计还将继续扩散。
中国的这款“特效药”是研究者从康复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体内获得200多种抗体,筛选出两种,进行单克隆复制,并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延长其药效时间。研究者采用了与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两个药品的联合用药。这样可以通过不同抗体中和病毒的作用机制,来扩大适用范围。
临床试验是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中心做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可使临床进展高风险的新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0%。截至28天的临床终点,治疗组为零死亡,而安慰剂组有九例死亡。
同时,在出现症状五天内的早期患者,以及症状出现后6天—10天才开始接受治疗受试者中,住院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了16名感染阿尔法变异株的新冠肺炎患者,因病人体内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该院在申请国家批准后将这一联合疗法用于部分患者,受试者的病毒载量急剧下降、淋巴细胞成倍增长,病情迅速被控制。
领衔研发该药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介绍,联合疗法“是至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开展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最优数据的抗体药物”。
不过,“临床试验数据仍在分析阶段,尚没有对不同变异毒株治疗效果的具体数据。”腾盛博药相关负责人说。
从实验数据看,这一联合疗法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如阿尔法、贝塔、伽马、伊普西龙、德尔塔等保持中和活性。
针对奥密克戎的效果,腾盛博药已经在全球的四个实验室同步开展研究,预计两周内会得到结果。
此外,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已经展开能否作为新冠病毒预防性用药的研究,项目由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实验室团队主持,这可能会使用于医护、海关等高风险工作人群,以及未接种疫苗者、疫苗接种效果不佳者。
“因为中和抗体在人体内可以存在半年左右时间,不会很快被代谢掉,只要病毒来了它可以清除病毒,这样就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同写意创始人程增江告诉《财经》。
美国的中和抗体药物已新增预防新冠肺炎的适应症。7月30日,批准再生元公司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用于暴露在含病毒环境后预防的紧急使用授权;12月8日,阿斯利康的中和抗体Evusheld(AZD7442)又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暴露前的预防。
“抗体中和药物的预防效果即便获批,也只能是疫苗的补充,主要原因就在于即便大规模生产,成本不可能比疫苗更低。因此对于大规模的预防,首选还是疫苗。”李安康说。
“针对新冠病毒,现在的看法是,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一种综合疗法,疫苗+中和抗体+口服药,这是目前来讲可选的方案。”一位新药研发投资人士表示。
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感染新冠后,就是运用的“抗体鸡尾酒疗法”,包括一款试验性抗体药物和瑞德西韦。
在临床上,中和抗体能够阻断病毒进入细胞,而小分子药主要是针对病毒激活、复制环节进行扼制。一位新药投资人士指出,病毒患者体内的情况会很复杂,“可能一些病毒已经进入细胞了,一些还没有,双管齐下会更起效,两者是可以组合起来作为鸡尾酒疗法同时使用的。”
能否推出国门?
刚刚在中国获批的这款新冠药,研发者也已经向美国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申请,目前处于审批中。
截至12月8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1190例,累计治愈出院9万多例。同期世界卫生组织(WHO)累计接到全球报告的确诊患者近2.66亿例。这意味着企业不得不瞄准国际市场。
除了优先考虑的中、美市场,南非、巴西、墨西哥等也是中国企业的潜在市场。
竞争者已陆续到位。美国已经有四款中和抗体药物获紧急授权。在中国,绿叶制药、丹序生物等中和抗体药物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腾盛博药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分析,自家药物的优势之一在于,入组病人广泛。
若要推向国际市场,还有成本和运输问题。“中和抗体是很奢侈的药。”上述新药研发投资人士告诉《财经》,抗体需要冷链运输,生产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中国也是近几年才建立了一整套生产体系,且部分设备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
中和抗体药物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对病毒有很强的杀伤能力。第二,抗体药物是自身免疫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天然的生物武器,打了抗体以后,就能发挥抗病毒能力。”张林琦在12月9日下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不过,在生产和运输方面,程增江指出,小分子口服药物均更具优势。
在价格上,小分子药物目前看更有优势。“默沙东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定价,约是中和抗体治疗成本的三分之一。”程增江说。
11月接连公布的两款小分子口服药物,辉瑞公司的抗新冠病毒联合疗法Paxlovid,和默沙东的Molnupiravir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治疗效果好,主要就因为是小分子口服药物。
在定价方面,上述两款药物都已为不同市场做出计划。辉瑞的定价策略是,基于每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进行分层定价,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价格,要高于低收入国家。
Molnupiravir一个疗程为五天,花费约700美元。为增加该公司的新冠特效药在中低收入国家的使用,默沙东已经与药品专利池组织(MPP)达成了一项许可协议。此外,默沙东与印度的仿制药制造公司达成许可协议,在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或紧急授权后,加快新冠药物在100多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使用。
同时,默沙东和辉瑞都有意对相关药物的知识产权进行授权,以便让二者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药在其他国家仿制上市。
对上述两款药物进入中国市场所需的时间,中国药监系统一名内部人士的观点是,可能免三期临床试验进入中国,“但最终意见还要经过评估”。
“关键是,中国现在的新冠患者较少,市场需求不大,对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都没有足够大的动力推这款药快速进中国市场。”一名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