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基金份额转让试点一周年,交易规模超10亿元北京金融改革创新亮出新名片
一年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复函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率先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简称“份额转让试点”),由此翻开北京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新的一页。份额转让试点如今已在京落地一周年,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获悉,一年间,试点已完成11单基金份额转让交易,交易规模超过10亿元。
规模:试点一年完成交易10.39亿元
北京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准备转让其持有的某民营基金的全部份额,虽已初步确定意向受让方,但由于双方对交易资金安全性、份额确权可信性等问题心存顾虑,转让过户就成为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借助试点的东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搭建起份额转让平台,为双方提供了依法合规、公平可行、权威有效的第三方交易鉴证服务。鉴证服务既能确保交易资金安全,又能确保份额变更的实效性,最终顺利促成这笔约2000万元的份额转让交易。
这只是北京试点份额转让的其中一个案例。2020年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同意北京试点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为私募股权基金拓宽新的退出渠道,让资本循环真正畅通起来。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试点第一年,交易规模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1单基金份额转让交易,交易规模达10.39亿元。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成九雁介绍,这些交易案例非常丰富,基金类型和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基金份额的持有者更是涵盖财政、央企、地方国企、商业银行、民营机构等。
生态:打通堵点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北京是科技创新的热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一直非常活跃。2020年,北京发生近1600起私募股权投资、金额超2300亿元,发生76起IPO,独角兽企业已达93家。这些数据表明,北京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助力。过去,私募股权退出渠道主要依赖IPO,渠道较为单一,让资本陷入“投资容易退出难”的困境。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基金份额转让,目的就是为私募股权退出开辟新渠道,畅通基金“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沉淀的资本高效“转起来”,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2021年6月,经市政府同意,市金融监管局、北京证监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份额转让试点,这一全国首创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在地方层面有效弥补了诸多制度空白。
试点意味着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央企基金进场交易,扩大份额转让试点的规模和影响力,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创新推出国有股权转让与国资相关基金份额转让的联动模式,如此一来,既能体现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的私募特点,又充分满足国有资产交易的公开公正合规要求。
成果:北京份额转让试点已成实践案例
2021年9月,北京份额转让试点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首批十大最佳实践案例”之一,份额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份额转让平台项目,还荣获2021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十大优秀项目”和“最具创新力奖”。
就在近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上海继北京试点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获准份额转让试点的城市。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期待,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发展的初期,北京和上海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基金退出的创新模式,增加政策供给,共同构建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新生态系统。(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