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笛声扬精神

日期:12-04
雕塑

原标题:烽火笛声扬精神

来源:海南日报

韩慧

学党史:

在海南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珍藏着一座以琼崖革命烈士王业熹为原型的雕塑——《艰苦岁月》。雕塑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红军吹着笛子,嘴角微微上扬,一位小战士依偎在老红军身旁,怀抱钢枪,沉醉在笛声里,出神地望着远方。这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为庆祝建军三十周年创作的雕塑。作者通过一老一少、一动一静的精巧构思,将琼崖纵队指战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人心。描述《艰苦岁月》的文章后来被收录到小学课本里,成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悟初心:

1932年7月,国民党警卫旅长陈汉光率部队对琼崖苏区“大围剿”。反“围剿”失败后,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等带领100多人进入母瑞山密林深处,开展了长达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同志们一边与凶残的敌人周旋,一边应对疾病与饥饿的侵袭,上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不到30人。

即便如此,战斗之余,冯白驹还会组织大家搞文艺,唱海南戏。其中王业熹喜欢吹笛子,身上总带着一把竹笛。悠扬的笛声,总能感染、鼓舞着每一位战士。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加坚定了革命者的必胜信念。大家相信,眼前的挫折是暂时的,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坚持战斗,终将赢得胜利。最终,20多位指战员冲出了重围,保留了革命火种。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历经血与火的淬炼,锻造出来的强大精神。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每当事业遭遇困难,人们总能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光芒。万里长征时,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位红军不幸牺牲,但战士们仍然坚定跟着走,焕发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抗美援朝时,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中国人民志愿军毫不畏惧,硬是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革命理想高于天。对党的事业的必胜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动力之源。道路越是艰难、条件越是艰苦,越能彰显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之可贵。有困难,就千方百计克服;没有条件,就想方设法创造,总之,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百年征程,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考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愈加高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事业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全新事业,前行路上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紧紧抓住机遇,化解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勇闯激流险滩,踏实每一步,走好每一程。

我省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进重点园区宣讲活动 “海南自贸港”对话“粤港澳大湾区”,琼粤两地学者展开文化学术交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