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人返乡创业带活一个产业
村民们在田地里采摘菊花。韩春光摄
已入初冬,襄城县范湖乡大陈村的田野里,一大片金灿灿的菊花迎风怒放。“多亏花王的指导帮助,让咱的黄蜀葵、金丝皇菊有了好收成!”11月25日,陈广川一边和家人采摘金丝皇菊,一边感慨地说,黄蜀葵8月中旬开花,能采摘到10月底;金丝皇菊11月初开花,能采摘到11月底。
陈广川所说的“花王”叫陈瑞峰,今年39岁,原来在郑州一家企业工作,工作期间与多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有过来往。因企业改制,4年前他回到老家大陈村,成立了“一亩田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并且与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的中药材加工企业签下订单,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黄蜀葵、金丝皇菊,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
陈瑞峰介绍,黄蜀葵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及花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滑肠、清热祛湿、消肿利尿等功效;金丝皇菊的功效是清肝、明目、去火。按照往年的情况,种植中药材,收入肯定比单纯种粮要高得多。但是今年夏秋,大陈村连遭暴雨,花田里一片汪洋。合作社的成员们都急得直跺脚:“花都被淹了,这下可完了,赔光了!”
“别泄气!赶快排水,救苗花!”陈瑞峰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拿起铁锨,带头下田排水。陈瑞峰深知,当初自己发动群众种植且承诺实行三包——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如今在大灾面前,作为共产党员的他绝不能退缩,必须当好群众的主心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洪水退后,他又带领大家开始扶苗围苗管理。看着湿淋淋的黄花堆积如山,群众的心也在流泪:难道这些中药材就这样腐烂废弃了?谁想到,“花王”早已考虑在前,买来了烘干设备,日夜奋战,很快建成两座烘烤车间,立即对湿花烘干。陈广川今年种植的35亩黄蜀葵,在洪涝灾害之年,亩收入达到了3000余元。黄蜀葵花刚卖完,他又忙着采摘4亩地的金丝皇菊。
“跟着‘花王’干,越干越有奔头,越干越畅快!”58岁的脱贫户陈文灿说。2019年,陈瑞峰看陈文灿能吃苦,脑子活,把他招进合作社担任生产组组长。陈文灿不负众望,带领务工人员搞田间管理,指导烘干技术,现在年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
今年陈文灿在自家田里种了两亩黄蜀葵,尽管受了灾,亩收入仍能达到3000元。虽说比往年少了2000元左右,但这个收成已经不赖了。像陈文灿这样的脱贫户,有17人在此务工,年收入也都在万元以上。
说话间,59岁的陈发喜凑了过来:“没有瑞峰的指导和帮助,就没有今年的好收成。今年俺种了10多亩黄蜀葵,从育苗栽种、施肥锄草,到抗洪排水,生产自救,他不分昼夜地带领大家干。今年俺的黄蜀葵花收入了3万多元!”
“如今,在陈瑞峰的带动下,已有60多户农民种植黄蜀葵、金丝皇菊,面积共计800多亩,初步形成一项致富产业。接下来,范湖乡会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好,让乡亲们过得更富裕。”范湖乡党委书记李卫权说。(记者韩春光通讯员古国凡李浩)